2014年10月24日 星期五

廣東俗語:「阿茂整餅,冇嗰樣整嗰樣」



廣東俗語:「阿茂整餅,冇嗰樣整嗰樣」


山人喜歡食餅,無論鹹甜中西式一律歡迎唯獨有一種餅,絕不愛吃,卻又偏偏不能避而不吃──「阿茂整餅」

廣東俗語「阿茂整餅,冇嗰樣整嗰樣」是一個貶義詞,指人做了一些稀奇古怪又沒有實用價值的東西來。最接近本俗語的意思的成語有「自我作古」、「畫蛇添足」和「閉門造車」。

本俗語的用法相當廣泛,例如室內設計師為了創意,竟把廁所門設計成電動落閘式開關,卻忘記了廁所是人們「爭分奪秒,救急扶危」之地;明明是催淚彈,有人卻硬要說成是催淚煙,難道要人當它是雪茄煙?! 雨傘分明是用作遮風擋雨的用具,卻被人硬說成是犀利武器,卻不知粵劇有一出浪漫多情的《搶傘》。諸如此類之矯情立異東西,通通可以用「阿茂整餅,冇嗰樣整嗰樣」名之。 


俗語「阿茂整餅」確實與造餅有密切的關係。然而並非只有阿茂哥做嘅餅,才有「冇嗰樣整嗰樣」的含義,蓋天下會做餅又勤快的人很多,未必人人都叫阿茂哥也。 要解析「阿茂整餅」與「冇嗰樣整嗰樣」相互間的關係,必須先從製餅的工序說起。 

凡吃過傳統中式餅餌如杏仁餅、盲公餅、月餅之類都知道,它們均有著固定的圖案、大小、厚薄和形狀。要達到統一的規格,就必須借助製餅模來生產,這些製餅模稱之為‘餅模’。傳統的‘餅模’是用紋理厚實的木頭雕刻而成,取其耐敲不易拆裂也。 製餅過程是先將已調好的餅料放入‘餅模’內壓平,使成形狀,然後用木棍敲擊木製的‘餅模’,利用震盪力使已成形的餅脫離‘餅模’即成。本俗語「阿茂整餅」便是在如此這般的情況下產生的。‘餅模’的形狀可輕易在到網上搜尋得到,或瀏覽這個網頁: http://www.higotw.com.cn/sea/travel.xhtml?travelId=20

介紹過製餅過程後,現在開始解釋俗語「阿茂整餅」的由來。「阿茂整餅,冇嗰樣整嗰樣」是古諺體俗語,古諺通常都有一些特定的格式,諸如「烏蠅嬲馬尾,一拍兩散」、「風吹鴨蛋殼,財散人安樂」及「打爛沙盆璺到底」均屬此類。 

古諺的特點是俗語的首句是‘起興’,‘起興’者,即是以某事或某物以引起所欲言之事。尾句通常以諧音切合出所欲言的意思。本篇俗語的首句「阿茂整餅」是起興,尾句「冇嗰樣整嗰樣」是點出所欲言的意思。可參看山人的「烏蠅嬲馬尾,一兩散」及「風吹鴨蛋殼,財散人安樂」等俗語的結構自明。

「阿茂」是做餅工序中的一個名稱。所謂「阿茂」,其實只是‘壓模’的音訛之變。‘壓模’即是將餅料放入餅模內壓平,使成特定形狀的工序。 因‘壓模’不是一般人所能熟識的工作,而俗語是民間口語相傳的語言,在記音不記字的情況下,人們於是想當然地把‘壓模’ 誤傳成了今日的「阿茂」了。「阿茂整餅」其實是‘壓模整餅’。

「阿茂整餅,冇嗰樣整嗰樣」即是‘壓模整餅,嗰樣整嗰樣’。 將全句俗語的意思說明白點,就是“壓模做餅嗰模系咁整出來個餅就系咁。”本俗語因屬古諺體,全句俗語巧妙運用「壓模」二字之諧音來達到言情的目的,難道極高,通與不通天壤雲泥也。  

廣東俗語「阿茂整餅,冇嗰樣整嗰樣」的本來面目應是「壓模整餅,嗰樣整嗰樣」。首句以“壓模做餅”作起興,尾句“嗰樣整嗰樣”以諧音作畫龍點睛達意。“嗰樣整嗰樣”的諧音,恰好便是我們廣東話的“冇嗰樣整嗰樣”,由是本來玄之又玄的「阿茂整餅,冇嗰樣整嗰樣」,經過還原及解析後,至此變得淺白易明了。  



山人認為二十四史之一的《晉書》有一個勸孝的故事可獲頒「阿茂整餅」冠軍《晉書》是皇帝命人寫的,不難看出皇帝眼裡的百姓都是儍瓜據記載云:漢朝諫議大夫吉的後人王祥,他是有名的孝子有一次,母有病要吃魚,時值嚴冬,他為了要破冰打魚,於是脫了衣服臥在冰上溶冰,河面的冰竟被他的孝心打動而溶化了,神奇的是居然還有兩條「茂」鯉肯跳出給他帶回家去孝敬後母。又有一次,後母又想食烤黃雀,黃雀被他的孝心感動,竟有數十隻儍雀自願飛入王祥的幕去送死。 

(原文:《晉書‧卷三十三‧列傳第三》 王祥性至孝。……父母有疾,衣不解帶,湯藥必親嘗。母嘗欲生魚,時天寒冰凍,祥解衣將剖冰求之,冰忽自解,雙鯉躍出,持之而歸。母又思黃雀灸,複有黃雀數十飛入其幕,複以供母。鄉里驚歎,以為孝感所致焉。)

2014年10月17日 星期五

語言笑話三則



語言笑話三則

移民外地,學習當地語言真不容易,有關學習外語趣事三則
神人
有人新近移民到澳洲,他的一位朋友帶他到酒吧舊,才坐下酒保問他要些什麼?兩人各自要了自己的飲料後,這酒保順口應聲道:「no problems, mate!」 隨即回去準備。這人對酒保大表驚服,待他離去後急不及待地對他的朋友道:「剛才那人真了不起,他怎地一眼便看出我叫Mike 來的?!」。原來這人的名字恰巧叫Mike。
按:澳洲俚語,習慣稱呼人爲mate。

玩尿
有新移民成功考取汽車駕駛執照後,買了一輛汽車代步。按法例新牌司機要在汽車前後張貼“P”牌,於是打算到汽油站內附設的便利店購買,問店員道:「do you have P plate ?(probationary plate) 店內的服務員覺得很奇怪,問了又問,最後瞪著眼,似笑非笑地說:「這裡沒有“Pee play”!」 我們華人說英文,很容易忽略英文字尾音的重要性,他把Plate 的‘t’缺了。結果“P plate”被人誤會是 “Pee play”。見習駕駛“P”牌變成了玩尿。

靚麵包
有一新來移民澳洲的人,每天均按時到移民中心學習英語,更不放過與人交談的機會。由于貪方便,每天上學途中都到同一的麵包店購買麵包吃,光顧的次數多了自然與店內的女店員有點諗熟,便用英語向女店員搭訕道:「妳的麵包真好極了。」 話才說完,但見她默然不語,面色波詭雲譎,瞬息萬變。回去問英語老師,之絕倒。   
按:英語的名詞眾數通常要加“S”,然而亦有例外。 這裡的麵包的“bread”則是不用眾數的。“your breads are very nice!”誤會是“your breast are very nice ”。 靚麵包變成靚乳房,自然撞其大板。


2011
 

澳洲的年夜飯



澳洲的年夜飯

節日氣氛是閑情逸致的產物。農曆新年在澳洲沒有假期,過年如過日,年夜飯漸流於百忙中併湊出來與家人的聚首飯局而已,吃的都是餐館中的行貨之餘,既不能旁若無人隨意所之,亦要顧及公眾禮儀,我的年夜飯實在談不上有什麼窩心的鄉土情壞。
說到年夜飯吃些什麼?不由然勾起昔日年夜飯不少好吃的東西。最令人懷念的是當年吃到堂兄親自下廚的薑蔥煀鯉魚,那是年夜飯必備的餸菜,如今說來嘴角已流涎欲滴了。中國人講求不時不食,每年一到冬至時分,鯉魚肥美,吃鯉魚便知年關近矣。
堂兄的白汁薑蔥煀鯉是我的至愛。炮製鯉魚必須于兩三天前到市場揀選一條生猛活潑的鯉魚回來,接近二斤重的最佳,貪其肉質結實骨疏少,魚味濃郁之故;一定要雄性的,煮熟後的雄魚魚臒(精子)甘膩嫩滑,比質如粗沙味寡的魚卵好吃得多。 
香港寸金尺土嘛,浴缸權充魚缸,買回來的鯉魚必須用淡水養在浴缸中三兩天,待其自然排出體內污泥去清泥味後,方可宰殺享用。
烹調的方法是先將活鯉魚用刀拍暈,不要打魚鱗,去魚腮開膛洗淨,小心起出魚腔內的魚臒,放在一旁備用。劏鯉魚必須在魚背近頸部處壓一刀,因鯉魚生命力強悍,此法可防止鯉魚入熱鍋時,猶有活力跳躍掙扎,既可避免被濺出的滾油燙傷,又可保鯉魚身上的魚鱗免散亂剝落,吃時有礙觀瞻。經過油煎後的鯉魚鱗質軟而爽,是吃鯉魚的特色。 
烹調方法:先放油及粗鹽少許入鍋燒熱,將連鱗的鯉魚慢火略煎至金黃後取出候用。另用油及薑蔥起煱爆香,先放魚臒後放鯉魚略煮,澆少許米酒及添加適量水,食鹽調味,最後放入腐竹枝,蓋上煱蓋煮約十五至廿分鐘左右便成。(可用筷子插入魚肉最厚的地方測試魚熟程度)
端上來的薑蔥煀鯉,鯉魚鱗甲金黃輪起,汁液乳白泛著黃油光,放點蔥花莞茜作點綴,再撒上一些胡椒末,黃金翠玉相得益章,可謂色香味俱矣。 吃鯉魚臒最精彩,驟看似一大團尋常的豆腐,才入口便饒有滋味,似芝士甘香而無其乾澀的缺點,此時漸漸在口腔內溶化,糊狀的漿液順喉而下,質軟嫩滑而不肥膩,實是廉價中的珍饌,人間美味不外如是矣。腐竹枝吸收了魚肉的鮮美而堪咀嚼,比吃魚肉本身猶有過之而無不及,更有縱酒笑語聲…。   
物換星移,舊日的人物風貎,早隨著追尋自由夢南來而棄淨盡了。時光流逝,不覺亦已是許多許多年光景了。往事只能回味,而今只能于偶爾的追憶中幽思霞想而已。     
08/02/2011 

焗豬脾談‘脾’



焗豬脾談‘脾’
百物騰貴,唯獨豬脾(即豬後腳)的價錢才五元多一只,既便宜又肉多,稍爲花點工夫,偶然弄來抵銷一下通貨膨脹的壓力,亦算是不錯的食材。 我的焗豬脾的特點是皮軟筋肉離骨,吃時用快刀割成薄片上碟,以皮肉相參爲佳,蘸以自製的酸辣甜醬伴食,十分開胃。我女兒最喜歡吃焗豬脾皮,貪焗後的豬皮饒有滋味,柔韌而堪咀嚼。兒子則喜吃肉,經過炆焗工序後的豬脾,本來瘦多肥少的豬脾肉兼備了炆肉的油潤和焗肉的炙香風味,引得他連連添飯不已。至于餘下的皮包骨,肉少韌筋多的豬蹄部分,則是我的至愛,只須再經過文火浸煮多一段時間,待炆至筋酥肉脃離骨時,亦是下酒的恩物。
我的焗豬脾方法簡單,談不上什麼名家大法,意在冶味而己。茲說來供人參考:
1)豬脾一只。維省的豬脾多連後蹄部分一起出售,後豬腳骨相當粗硬,故購買時最好要求肉店代把向後彎的豬蹄部份,隨意截成兩或三塊,以方便放入煲內炆煮。至于後腿骨以上多肉的豬脾部份,必須要保持完整,以免豬脾入鹵汁慢火烹調時,肉汁流失而使肉質變得乾老味薄。  
2)首先把買回來的豬脾以水略煮(即所謂出水)以去除血污,再以冷水沖洗表面使皮收縮,並清潔殘餘細毛待用。      
3)用大煲將鹵水汁燒滾,然後才把豬脾放進鹵汁內(要浸過豬脾),以文火浸煮至七八成熟(約需兩小時,以筷子能插入測試可)。 取出讓豬脾表皮多餘水分揮發及冷却。入焗爐前先以刀沿近腳骨肉薄處割開擘平,目的是讓烤焗時的熱力容易滲透脾骨及肉厚的地方,骨不烤不香也。再在割開露骨附近的地方擦上適量椒鹽五香粉作調味,放入預熱二百二十度攝氏的焗爐內烤。首先炙已擦了椒鹽的一面,即此面朝天,然後才炙附豬皮的另一面,務求火力均勻,待完全熟透便成。全程約40~50分鐘不等,視豬脾厚薄大小及受熱而定。
4)鹵水汁可以自由加減配製。鹵汁材料:薑、蒜、蔥頭、花椒、八角、草果、玉桂皮少許、丁香、黑胡椒數粒、少許南乳、老抽、生抽、片糖及隨量水。 
5)調校酸辣甜醬汁亦簡單。以市面蒜蓉辣椒醬、浙醋、生抽、白糖加適量熱水加減調勻即成。筆者以微酸帶甜的較爲可口。這是關乎個人口味了。 
6)至于豬蹄,由於肉少筋多,要使筋變腍的方法便要放在鹵汁中,繼續以文火間歇性地炆煮,時熄火浸漬,時發火加熱,如是經過約四五小時的浸煮程序,此時的豬蹄筋肉己爛熟,如膏似脂,入口即離骨,是如假包換的‘有骨落地’,十分痛快。更佐以辣椒、麻油、腐乳、糖搗成的醬料,或以上述的酸辣甜醬汁蘸食,配之以麵食猶佳,更是美味的豬手(腳)麵了。豬手亦是下酒的恩物,人說紅酒吃紅肉,個人倒認爲啤酒味甘,不會喧賓奪主,最宜配合香酥肥濃之物。
吃炆豬手,使我想起粵語一句譏笑人窮困失意,兩餐不繼的說話:‘睇你衣衫襤褸咁兜鍪’。 「兜鍪」原指軍士的頭鎧。此話源自古代軍隊作戰失利被圍,糧匱援絕,士兵只得以頭盔(兜鍪)權充炊具,烹煮身上筋革弓弩來充饑,這是途窮勢盡,無可奈何的自救辦法而矣,其狼狽景況可想而知。   
回說這頓豬脾兩食的餚饌,可謂經濟實惠至極。但是一想到明年或要被迫接受那個莫明其妙的碳排放稅,今年認爲十分抵食的豬脾,未知到了明年,這種耗費柴火的菜色,是否仍能算是經濟抵食的呢?!(到時煤氣、水、電費上升不用說了,用來焗豬脾的錫箔紙亦因碳稅而弄致生產成本上升而加價。)當財長發表過財政預算案後,我忽然發覺Gillard政府原來擁有超自然的先知能力,否則她的政府怎能在碳稅的價格仍未訂定之前,仍能作出如此具體的數據,預期明年的經濟將會好轉,失業率會進一步下降至4~5%的水平,而預期通脹能維持在2.7~ 3%的水平?若果真有人對政府的預測深信不疑的話,我猜他一定是吃豬手時飲酒太多了。

豬脾吃過了,順帶一談這個「脾」字。有學人謂「脾」是指心、肝、脾、肺、腎的脾,「脾」應讀‘皮’不讀‘比’,譏笑業飲食的人不識字,錯寫「雞脾」或「雞肶」當作「雞髀」, 然而「脾」究竟是不是錯字呢? 
《康熙》脾」字最後一條的註釋:股也〈五音集韻〉;
又查《康熙》另外一個字「」註:髀股也〈五音集韻〉即是說脾與肶都不是錯字,同樣都可當作「髀」字用 
再來看兩本古書也用「脾」作「髀」:
《莊子‧在宥》:‘鴻蒙方將拊雀躍而遊’(鴻蒙正拍著大脾興高采烈地漫遊四方);
《淮南子‧精神訓》‘子求行年五十有四,而病傴僂,脊管高於頂,「月曷」下迫頤,兩在上,燭營指天’。(子求年紀己有五十四歲了,患駝背病,脊梁骨高過頭頂,胸骨緊縮貼近兩腮,兩只大豎起,屁股朝天)。 以此觀之,何錯之有?
此外,更有人認爲正規寫法是「雞腿」。 腿、脾(髀)不分,一字之差,天壤雲泥,試以此例說明之:‘女上司也許歡迎你托她的大(奉承),要是你托她的大,分分鐘是刑事呀!’。此「雞腿」之說,可謂粵語塗鴉之至極。    
老師規範中小學生們在課堂內寫「正字」實無可厚非,這是學習文字的基礎訓練,因爲他們若不按照教材的指令而認字的話,便會無所適從。 但要用這一套校內的基本認字尺度來規範學堂以外,社會人士的文字運用,顯然有所不足,無疑以管窺豹,貽笑大方了。 
且換轉以飲食行業的角來看。賣雞脾用這個「脾」字,有特意指出他們賣的雞脾是肥而有肉的「脾」,絕對不是那種瘦骨嶙峋,令人卻步的雞「髀」可比擬,一字而二義以廣招徠,有何不對? 粵語有謂‘雞脾打人牙鉸軟’,意即請人吃雞,最好便是請人吃最有肉的部份──肥雞脾(給予別人最大的利益,使人難拒絕自己的請求)
又看其他例子,如賣燒豬的,管他有沒有簪金花,必定說是金豬;賣白切雞的,或賣鼓油雞的,必定謂其賣的是白切肥雞及鼔油皇雞。由此可知做生意重點在廣招徠,多於著重字面本身的狹隘字義。 
順便一提「麵飽」這個「飽」字。有些好「正」人字的學人譏笑賣麵包的店舖寫錯字,把「麵包」誤書成「麵飽」。 他們認爲「飽」的字音和義都和「包」字有異,飽只有吃夠了的意思,並無麵包的意義,所以不能寫「麵飽」。 其實筆者倒十分欣賞第一位發明以「飽」字做麵包商號的人,一個「飽」字函蓋了「包食」和俗語‘食包包食飽’的含意。 能想出以「飽」來替代這個平平無奇的「包」,此君才是真正的玩文字高手呀! 
學海無涯,試問有誰會是全能全懂的? 知者不怪,文字是用來靈活傳意的,博學如孔子尚且承認‘以言取人,失之宰予;以貌取人,失之子羽’。 可惜的是,現在的學人動輒以一己的角度來批判別人的對與錯。 笑人者,人亦笑之乎!? 

山人補注:‘脾’可通‘髀’,可參閱下面這篇放在中華醫學資訊網的一篇文章 以马王堆古医书补《汉语大字典》书证之不足
現在且把其文章中‘脾’通‘髀’的論述摘錄如下
「《集韵·荠韵》“髀,股也。在帛书中“脾”与“髀”相通。帛书中“脾”共出现7次,用同“髀”义………《大字典》[2]在“脾”字条下的第三个音项下云:“同髀,大腿。”之后,便只有《集韵》的释义,而未有一例书证以证之,《帛书》的用例正可补其不足。(另按:《帛书》中的“脾”无表示脏腑“脾”之义)」
16/05/2011

我的快速麵



我的快速麵

廣東人喜歡吃鮮蛋麵食即俗稱生麵,我們一家亦不例外,差不多每星期都或河粉或鮮蛋麵地買回家煮來吃。端出一碗麵來是好是壞,除了麵條本身的品質外,湯水亦十分重要。然而若按照麵店的方法在家調湯煮麵的話,未免費時失事又殊不合經濟原則了。了能在家煮得方便,吃得舒服,只好改弦易轍,另覓蹊徑好。 
記得初來澳洲時,兩口子還沒有兒女,閒暇假日之時總會四處到麵店留連,後來一雙兒女陸續出現了,吃麵的習慣轉而變成「秀才下場,專作自己文字」,漸漸由妻子在家中司廚回想當日她一方面要照顧年幼的兒女,一方面要弄湯調羮,新娘子的玉膚膩雲變成了舊娘子蓬頭鬢散,一副周張忙亂的模樣,而自己卻樂得坐而「論道」,比劃香淡色濃,作其幸福食家的渾狀然而這一切早隨著她的訣別而俱往矣。如今下廚人是我,吃麵的人是兒女,人事輪替,藉著清明時分,且以這篇閒話麵食湯料了我對她表達永遠的懷念及謝忱,一位曾經我們的家默默地作出無限奉獻的至愛的人
我家做麵湯的主要材料來自製的所謂‘滋味豬肉鬆’,這肉鬆的製作方法如下:
*材料:豬肉碎約500gm、南乳四分一磚、鹹蝦膏(不是鹹蝦醬)約與南乳份量相當、蒜頭及薑切成細碎狀、麵鼓、豆鼓、紅蘿蔔一個和菜脯一小塊亦切成小粒、、江瑤柱一枚用水發軟切細碎、*調味料:胡椒、五香粉、鹽、糖、鼓油。
*製作:上述各物預備妥當後,先落油爆蒜頭和薑起煱,加入南乳、麵鼓豆鼓蝦膏後急炒後,即以中火再放入江瑤柱略炒,加入豬肉粹炒至半熟時,再加入紅蘿蔔粒、菜脯碎炒熟,此時撒入五香粉、胡椒、鹽、糖、鼓油調味,慢火炒至乾身香熟便成(期間可不斷略以水濕潤鐵鍋避免炒焦及黏鍋)。這豬肉鬆便是調湯的主要味料了。這豬肉鬆可分成許多次之用,餘下的豬肉鬆可放進雪櫃收藏,留待下次煮麵時使用。
*麵湯:將三至四人分量的清水煮沸,放入豬肉鬆(可選擇以布袋承載)、雞粉一至二茶匙、魚露(約二湯匙左右)、鹽、食油小許煮熱至出味即成、(麻油、香蔥粒、胡椒粉等則候至最後臨澆熱湯上麵時撒上,因香味容易揮發掉之故)麵湯主要以魚露帶出來自肉鬆及雞粉的鮮味,再以食鹽調味,上述成份的肉鬆煮成的湯水可調配三至四個人的麵湯的分量
這麵湯的材料很普通,可隨便在雜貨店購買到,亦可隨個人喜好自由增減食材,勝在順手拈來,不必特別張羅。豬肉鬆一旦弄好後,往後煮麵的功夫便容易快得多了煮成的湯液尚算澄清味道還算可以,通常有我女兒從旁協助,大約只需45分鐘工夫便可大快朵頤,相對要駕車出外覓食方便得多。
至於配搭什麼肉丸,餛飩之類,則各行其是好了,而現成的越南紮肉亦是不錯的配搭。記憶中吃過最有牛肉味牛肉丸是在香港九龍城寨一家潮式小店中吃過,可是現在我家附近的雜貨店能買到的牛肉丸,不是有股令人生厭的羊臊味,便是全無肉味的粉團,不吃也罷,惟獨牛筋丸尚算可以。個人認爲吃牛丸蘸甜醬(可以豆鼓蓉、麵鼓蓉和片糖蒸熟混麻油),伴以辣椒醬(有辣油的那種)最理想。
在維省市面出售的牛筋和牛腩相較其他肉類算是價廉物美。買回來以南乳、腐乳、麵鼓、豆鼓、草菰老抽、生抽、糖、花椒、八角之類的香料同燜腍之,配麵吃,便是一碗饒有風味的牛筋、牛腩麵了。此外,還可以放些切成片狀的麵筋入牛雜汁液中同燜充當牛薑,可謂食得多采多姿。
說到餛飩,除了講究材料絕對要新鮮的之外,再配合廚者的做餛飩工夫才能相得益彰。個人認爲餛飩當以麵皮肉餡厚薄合乎比例,大小適中,入口細膩有緻的才最愜意。   
談起食物要新鮮這回事,順帶一提本星期一晚上SBS電台粵語廣播中有人呼籲謂:「食得健康,要吃新鮮的,不要吃煎炸的!」。 筆者認爲語焉不詳,說了等於白說。食物是否新鮮其實與煎和炸沒有必然的關係煎、炸、蒸、燜、燉、煠等等…,只是針對不同的食材以不同的烹飪方法烹調而已。 西式食譜多煎、炸、焗、烤,要是凡煎炸都不是新鮮食物,豈不是大部份的西餐都是不新鮮的了?! 
但凡吃進肚子裡的東西,任誰也必定選吃新鮮的食物的,只有豎子才吃腐敗的食品,除非住在充斥垃圾食品的偉大的祖國則是例外,譬如吃了‘貌似新鮮’的牛肉也不知是不是牛肉;吃了‘貌似新鮮飲品’的水果味珍珠奶茶,也不知是不是真的吃了能食的珍珠奶茶,儘管這些食品‘新鮮’運到,吃來亦無益也。 
回頭說麵食,發了霉菌的麵條,儘管不是煎不是炸,無論如何都不能算是新鮮,任誰也沒人敢吃嘛
21/04/2011

新不如舊話飲食健康



新不如舊話飲食健康
現代人人都說飲食健康,什麼少油、少糖、少鹽、少……。總少見飲食專家提醒人們注意用來烹飪健康食物的器具的安全守則。筆者認爲,要是使用不安全的器具來烹煮健康食物,煮出來的東西如何談得上健康食物呢? 我打算談談我們家庭中最容易忽略,但又絕對不能缺少的椹板和電飯煲的潛在健康問題,儘管問題看來不大,我以爲不宜忽視。   
首先說椹板,最近我發現家中的木椹板經不起歲月的消磨,周邊都有點破損了,於是拿到後園去把呈現腐敗的部份鋸掉,再磨滑,實行改頭換面,重新賦予它新生命。女兒怕我辛苦,勸我不必麻煩,市面多的是,索性換了一個新的算了。 我對她說,現在市面上的椹板林林總總,有色彩繽紛的塑膠製的,有以強力膠黏合碎木而組成幾何圖案的,也有以木板塊製成的,更有美輪美奐玻璃或雲石做的,可供選擇的品種雖然豐富,就是沒有一種比得上我這個用橫截樹幹而成的舊東西的優點多。我說這個木椹板外表雖然樸實,勝在紋理細密堅實,加上木椹板特有的自然去除刀痕的復修能力,所以不畏鋒刀利刄切斫的衝激。又由於它是天然木質,儘管吃進了滲在肉類上的殘餘木屑末也無害,乾脆當它是特製五香粉好了。  
至於木板做的雖和我們的舊東西類同,但由於木板的纖維呈水平狀,使用過了一段時期後,木板表面上的纖維被切斷成碎屑混進肉裡,雖然看來沒有什麼衛生上的問題,卻容易被食者察覺不雅。
塑膠料做的椹板並沒有上述的好處,能否保持其衛生情況尚要視乎個人施爲而定。論到塑料碎滲入食物的問題,儘管微不足道,正如不久前報導中國內地售買假珍珠奶茶的事件中,上海海洋大學食品學院教授,陳舜勝接受訪問時發表的一段談話說道:「吃塑料是什麼結果,大家可以想像」。強力膠黏合雜木型的椹板也好不了那裡,雖然本質是木頭,但一想到每天都要吃進一些不明來歷的黏合劑碎末,我寧願繼續使用我的老舊木椹板好了。 玻璃或雲石做椹板看來衛生又美麗,卻嫌質地太堅硬,是毀壞刀鋒的大敵,反而違背了使用椹板護刀的原則。 新一代的年青人只顧表面美觀新穎的事物,誰知尋常的一個木椹板,內裡便隱藏了古人不易爲人察覺的智慧。 
說到電飯煲及鐵鍋之類的東西。現在一般人大都愛用新式的不粘貼電飯煲和不粘貼鍋,主要的原因不外貪圖不粘貼飯煲不粘米飯和洗滌容易,不粘貼鍋更可以減少使用食油量烹飪,可謂完全吻合飲食專家們的健康食物原則。然而一法立一弊生,缺點是塗在表面的不粘貼膜不耐用,據專家表示,不粘貼膜一旦出現剝落現象時,縱然是一點兒也應該停止使用,停止使用意味著把整個器皿扔掉。然而,人性吝嗇,處事拖延苟且是最自然不過的事,試問多少人能絕對遵從專家的意見呢? 一想到每天都可能吃進肚裡一些不知是什麼的化學物質的同時,上海海洋大學食品學院教授陳舜勝對吃塑料的結論,在這裡似乎也相當合用。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傳統的生鐵鍋雖然笨重又粗糙。據研究顯示,生鐵鍋對防治缺鐵性貧血有很好的輔助作用。由於烹調過程中,鹽、醋對高溫狀態下的鐵產生化學作用,鍋表面的無機鐵屑末容易被人體吸收後轉變成無機鐵鹽,最終成人體造血的原料。
以筆者的看法,舊有的烹調器皿也許不好看也不太方便,但歷久不衰必有其不可替代的優點。要食得健康,絕對不能只著眼於專談健康食譜的專家們那麼一點點少糖、少油之類的基本飲食健康原則。注重飲食健康的同時也應該要平衡一下飲食與烹調的可行之道。有時候,不妨看一看家中用來的煮食的器皿是否亦合乎安全標準,其實也很重要啊!
05/05/2011

核思



核思

執筆時據報美國牛奶發現微量碘,香港測出碘含量,惟中國不爲所動,有意在福健首次興建兩座專用更毒更具威力的MOX燃料的兩個新型快中子反應堆。不由使我聯想起《史記》袁盎與漢文帝遊霸陵的一段故事。文帝那天不知那來的興致,有意駕著六馬快車,從陡坡上飛馳下山,痛痛快快地hoon他一次,卻立刻被袁盎走馬趕來勒住繩制止了。文帝嘲笑袁盎膽怯,袁盎便以「千金之子坐不垂堂,百金之子不騎衡」的說話勸止文帝,指出皇帝是九五之尊,應以江山爲重,不可犯險,萬一有什麼差池,將無法向老母及列祖列宗交待。  

福島意外後,歐洲各國普遍表示涷結核計劃,蓋亦自知日本人的管理質素及科技不比他們差,日本人尚且如此狼狽,可謂前車可鑑,知所進退也。 反而中國仍有意繼續興建數十座核電。早前代表官方喉舌的新華社以「中國專家:不必因噎廢食放棄核電」為題,引述專家表示,核電仍然是安全清潔經濟的能源方式,不必因日本福島核事故放棄發展核電,只須在安全方面更加注意便行了。
中國東核電集團對媒體稱:「中國反應堆廠房可抗萬年一遇地震」。
中國環境保護部核與輻射安全中心、核安全設備監管技術中心主任田佳樹說:「防洪和防水淹設計標準上,考慮風、龍卷風、海嘯和最大天文潮等多方面因素,按照千年一遇標準確定設計」。
儘管總理溫家寶叫暫停,中國的專家一味強調他們的核能設計如何地先進及安全,但是偏偏
說漏了最難估計的人爲風險(愚而好自用的人禍)。 難道他們自問管理質素真的比日本人强多嗎? 試以下列數事評估今日中國的管理質素:
‧馳名的三聚氰胺奶、皮革奶、毒疏菜、假粉絲、紅心蛋…還有四川汶川的豆腐渣樓房、及最近的健美豬等等,可謂野草燒不盡,春風吹又生。‘中國製造’的口碑,不說也罷。
‧日本福島泄輻射後,日本人身陷險地猶能臨危不亂,一洋之隔的中國人民反而歇斯底里地‘盲搶鹽’,也許這便是‘中國式’的管理的成果。
除此之外,我實在看不出中國管理的‘質素’有任何超越日本人的地方。也許可以這樣說,今日中國核平安是幸運,而今日福島核災是日人的不幸。
 
不久前,雲南盈江發生地震後,中國派官兵前往搶救災民。可是首先動員要辦的不是搶救災民,而是‘四面飄旗海,烈隊迎高官’。連結有圖。 http://xiaomi.ru/2515
由此看來我們對‘救人’和中國的‘救人’ 在意義上,有著截然不同的的闡釋。引而申之,新華社的保核能…他們的中國核電專家們口中的‘防洪防水淹…的所謂安全標準’,我希望不是‘中國式’的安全標準吧!
現在福島的輻射四散,風聲鶴唳,人人自危。筆者就是想不透中國專家們的三個問題‘核能仍然是安全清潔經濟的能源方式…’。煤力電站真的比核電站殺傷力大嗎?碳氣比核輻射更污濁,更危害健康嗎?核電站發生意外後的經濟損失真的比媒力電站微不足道嗎?但願中國核專家們說的安全標準全都是‘國際式’而不是‘中國式’的。   

「千金之子坐不垂堂,百金之子不騎衡」。人類根本連半次核災難也承受不了,一次足以毒禍延綿十萬年以上。中國山如此多嬌,土地肥沃,地大物博,稍有差池,何以面對列祖列宗千秋後世呢?彷彿眼前浮現豐姿英發的漢文帝,才駕著六馬快車,正揚鞭把韁朝著險峭的山下進發…。默默祝禱,中國核電健康長壽受福不那,錦繡山河無災無難眉壽萬年。不禁問,我們的袁盎那兒去了?   
31/03/2011

石頭湯



石頭湯

在維省讀書的小學生們,每天放學後按例要回家一本自選的故事書閱讀記得當年在家陪幼小兒女閱讀故事書時,讀過一篇趣味盎然的故事

故事的大意是有人不事生產,卻覬覦鄰居富有,大魚大肉,於是心生一計,藉詞到鄰居家中作客,言談中表示他能做出天下最美味的湯品請他的鄰居吃他的鄰居聽了自然十分高興,便問他的是什麼湯? 那人答是石頭湯,說罷便要求在鄰人家中即席示範他的鄰居自然欣然接受讓他下廚表演。 這人於是從懷中取出一塊石頭放進器皿內和水煮沸,過了一會兒後對他鄰居說解道,石頭湯雖然可口,如果把石頭湯燒得更美味些,最好放一點肉,他的鄰居如言放進肉入湯內,過了一會兒又對他的鄰居說,若要增添湯的美味,最好放些蘿蔔,如是者不斷多次暗示鄰人放進了許多如馬鈴薯,菜之類的東西……。最後汁濃味厚,二人飽食一頓,鄰人大讚石頭湯美味。

故事說完了,我聯想到現在的聯邦Julia Gillard政府努力地遊說服我們接受他們的碳稅。氣候變遷部長Mr.Greg Combet 對我們說,預期徵收碳稅第一年是一百億元,緊接下來是二百億或甚至是三百億元。但不打緊,我們的政府答應會退回甚至超過50%的碳稅給你們作爲津貼家庭的日常開支的。女總理早前更神色莊重地說,我敢保證數以百萬計的家庭,將會因獲得碳稅津貼的幫助下而比目前的生活過得會更好。

常識告訴我,繳納稅款是付出而不是收入,現在有人告訴我們繳付了100%稅款後,其中50%的稅款雖然送給那些‘秦二世’再生能源花費之外,剩下來的50%餘款,於退回給合資格的國民家庭分攤作津貼,居然是會令人比沒付碳稅前過的生活得更好的。 意思即是說,女總理在對我們說,若不乖乖付碳稅的話,我們將來過的生活一定比現在差。 

這算不算是Julia Gillard政府專門煮給我們吃的石頭湯呢?

16/04/2011

公牛



公牛


昨天吃晚飯的時候,聽SBS電台報導俄國大旱,殼物農作物失收…氣候變化之故。 我噗然一笑,身旁的兒子惑然地瞪著我,大蓋是被我突然的舉動嚇了一跳。 我向他說,現下報導新聞的,一說到天氣,不知是那位大大的主意,總有意無意地在新聞中放進了些主觀性的添加劑,未免有違新聞客觀的原則了。‘俄國鬧旱災’是新聞;但‘氣候變化’只是主觀推想,可不是新聞呀!動輒把‘氣候變化’無限上綱,未免太著痕跡。硬銷碳排放訊息吧!

風濤崩怒,雨露不均都是自然現象,自古皆然,總不成,也把古代絲綢之路的沙漠化,也說成是碳排放形成的吧? 中國人敬畏天氣變幻無常,了祈求一年順景,於是便在廟宇內供奉了四尊介金附鞬,面目猙獰的‘風、調、雨、順’巨大神像受人膜拜,便是這個意思。 

以前讀過了一個公牛的故事,我想可以用作借鏡:

「有兩隻公牛在山坡上正咀嚼著青蔥的綠草,悠悠忽忽地享受著陽光薰陶。年青的公牛眼力好,忽地一眼瞄見遠處山坡下的一角落來了一群母牛,高興得不得了,連忙碰碰身旁的老同伴,打個招呼說道:「喂!快來看,下面來了許多娘兒。我們不如一起衝下山去捉個對,快樂一下好了。」 老公牛聽了半點也不著急,見年青公牛就要飛奔而去,一把喝止住了他,白了他一眼,慢條斯理地說道:「你最好省點氣力,讓我們一起踱步下山去,跟全部的母牛次第尋開心去。」 

地球是圓的,太陽只有一個,太陽再厲害也無法同一時間照遍照整個地球,讓全世界一同享受著晴明的白日,一同歇息在寂靜的黑夜裡。 同樣地,也不可能也要求全世界一起下雨,一起晴明吧!偶爾地球上的某一角落,總有雨露不勻的時候,想一想‘久旱逢甘露’這話的含意,便知這是最自然不過的現象。 收聽新聞報導意在獲取資訊,實在毋庸把‘氣候變化’的幌子亂裝,把碳排放的帽子亂套。‘行雲佈雲’這回事,公牛也懂得沒可能一下子令所有的母牛開心呀!  

09/04/2011

我眼中的碳排放稅



我眼中的碳排放稅 


碳排放稅政策缺乏經濟效率,難以令人信服。

讀過一篇分析碳排放稅的文章,作者引用了法國經濟學Frédéric Bastiat1850年,以故事的形式撰寫的一篇文章‘破窗謬論’,文章中指出政府干預市場經濟的弊端我認同‘破窗謬論’可以用來解讀現政府的碳排放稅政策。試譯出故事大綱如下:

「有一天,在一個小鎮上,一些商戶的門窗忽然被一名頑童用石塊惡意地破壞了。最初鎮上的人都很同情這些遭人破壞的商店,直至有人提出了不同的見解,認爲門窗被小童破壞,其實並不是一般人表面上看來那麼壞,至少它給修理玻璃的人創造了‘工作機會’,從事玻璃業的人可以因此而增加收入,他會因此而到鎮上購買多一點食物,最終讓售賣食品的商店得益;這人也許會購買新衣服,令經營服裝店的人因此而穫利。 假如遭破壞的門窗愈多,當遭破壞的門窗多達到一定數量的時候,這名從事玻璃窗的人更因此而多雇用一名幫工,如此看來,破壞門窗不但不是壞事,反而是替鎮上多製造了一個工作機會。  

究竟這名頑童是否真的如這人所說一般,不但不是鎮上的破壞者,反而是替鎮上作出貢獻的人呢? 答案當然不是。我們必須從受害的商戶們的角度去考慮經濟效益。首先分析那筆用來維修門窗的款項是如何運作的。 假如商戶們的門窗沒有遭人破壞,這筆用來修理窗戶的款項自然會節省下來了,最合情理的推斷是,這些商戶必然會把這筆金錢再投資在他們的店舖中,例如訂購多些商品,或擴充營業增聘員工之類等等。 由于這筆金錢可以靈活地運用在經濟市場中,而不是局限于花費在維修門窗之上,這筆資金因而可以再在商業投資活動中發揮盈利功能,最終這小鎮的商戶因不必浪費金錢在維修窗戶之上,這筆用來維修的款項因而可以再作投資活動,工作職位因而自然地產生了。 現在商戶們的門窗要花錢修理,這筆本來可以用來擴充業務的金錢,被迫要削減了,這個小鎮的整體經濟利益,無形中因頑童的破壞而蒙受經濟損失了。」

總理Julia Gillard不惜向有掙錢能力的常規工業開徵碳排放稅,把稅款補貼在這些沒有市塲經濟價值的綠色再生能源工業上,無疑是政府積極干預市場經濟。政府本身無法創造職位,于預的結果,無形中削弱了自由市場自然調節的效率,窒息社會經濟活動。

總理列舉出歐洲國家如瑞典、丹麥、意大利等己實行碳稅許多年了。 我說,共產主義亦實行了半個世紀後才發覺不可行。廿年算得了什麼?一旦碳稅資源枯竭,便無可補貼了。英國剛宣佈提升碳稅率以增加稅收。而法國則順從民意,無限期擱置實施碳稅了。

澳洲綠黨領袖Bob Brown聲稱,德國綠色再生能源工業創造了330,000個額外的工作職位(他沒說有多少舊有的職位因碳稅而消失了)。據德國經濟研究所RWI的分析報告,每個綠色職位需要約$240,000澳元補貼才能建立。RWI的結論剛好與上面的法國經濟學家的經濟分析不謀而合。長遠來看,最終只會令國家整體的社會經濟利益受損,工作機會得不償失

所謂綠色再生能源工業能增加工作職位。據報導,在英國,舉凡與碳交易及碳排放有關的行業如律師、顧問及碳交易經紀最爲顯著,然而這是否值得引以爲傲的呢?

07/04/2011

西晉惠帝司馬衷不是白痴皇帝



西晉惠帝司馬衷不是白痴皇帝 


正當我們澳洲的國民以忐忑不安的心情期待政府早日公報碳稅的價格時一份爲政府而設的Deloittes研究報告泄漏出來的消息稱,由于煤力發電相對其它可替代能源發電的成本實在太便宜了,了能讓天然氣發電相對煤力發電產生競爭力,所以有必要將碳稅定在每噸碳氣$40的價格之上

Julliar Gillard的政府遲遲不肯公佈碳稅價格,蓋亦深知引入的碳稅,即是意味著增加市民的日常開支,碳稅價格定得太低則於事無補,碳稅定得太高則勢必遭國民極力反對。 庫務部資料指出碳稅若定在$40一噸之上,每戶家庭每年將要增加開支$1149,這項額外的家庭支出,並未包括日後國民因國家儲備銀行提升利率而要支付的額外房屋按揭利息。 而$40一噸的碳稅亦不過是讓天然氣發電的價格相對煤力發電有競爭力而已,儘管這$40的碳稅價格己經造成國民的沉重負擔,但對綠黨極欲推行的綠色再生能源計劃(風力、太陽能之類)的競爭價格相對煤力發電而言,仍存在很大的差距。換句話說,$40一噸的碳稅不可能迫使人放棄煤力轉而使用昂貴的再生能源。

正如綠黨上議院議員Sarah Hanson Young指出,若真要迫使人完全放棄煤力或天然氣發電的話,碳稅價格必須提升至每噸$100,才可望綠色再生能源發電對煤力發電產生競爭能力。 按照政府的模式計算,每噸$100的碳稅意味著每戶家庭每年便要多付二千多元以上的額外家庭開支,這還不包括汽油升幅的計算在內。 說了上面一大堆悶得人發瘋的數字,看來只有這句話,‘這些環保能源玩具太貴了,我們實在玩不來!’。  

‘假定碳氣真是氣候變化的主因(根本沒有科學依據),儘管澳洲已竭盡所能減排碳(期間還要祈求上帝保佑,全球一千年一萬年永無大火災、大山火、火山爆發、核意外、大型工業意外等釋放大量碳氣的事故發生),綠黨亦深知澳洲的減碳對氣候變化影響微乎其微,但是爲什麼綠黨還拼命要我們轉用那些貴到不能再貴的再生能源呢?’這個奇怪的問題令山人百思不得其解。 直至這兩天當在報章上獲悉綠黨上議員Sarah Hanson Young的想法後,才使我恍然大悟,她使我想到遠在一千七百多年前,中國西晉時代的晉惠帝司馬衷

歷史學家們一直以來都認爲這位晉惠帝是個白痴皇帝,一生除了吃喝玩樂,別無所知,並以一次地方鬧饑荒的事例來譏笑他。 據說有一次,他的左右告訴晉惠帝民間地方發生大饑荒,百姓沒飯吃了,他卻輕描淡寫地說道:「百姓沒飯吃,為什麼不食肉糜?」,這個歷史故事成了千古笑柄。 

但當我明白綠黨的想法後,我開始認定歷史學家們都錯怪了晉惠帝了。 原來司馬衷這個人是個天才,是個偉大的經濟學家,原來碳排放稅是他發明的。 他的超時代數學邏輯理論在當時是曲高和寡,所以根本沒有人理解他的「為什麼不食肉糜?」話中玄機而矣。加上當時在他左右的人相信都是泛泛之輩,不敢學我們的綠黨般勇者無悔,能不顧一切地遵照聖旨執行他的政策。 筆者認爲司馬衷是大智若愚的模範是也。 最值得可笑的人絕對不是晉惠帝,而是我們這些極平庸的普通人。 

綠黨爲了迫人使用他們夢寐以求的再生能源,所以極力唆使政府推行碳排放稅碳排放稅的功能是使本來價格廉宜的煤力發電變成極昂貴,讓本來十分昂貴的綠色能源因煤力發電的成本劇增而顯得較廉宜說得明白點,這是拾晉惠帝的牙惠。 晉惠帝司馬衷問人:「爲什麼百姓不吃肉糜?」,他是希望他的臣子能像我們的綠黨一般,馬上實施「碳排放稅」,把當時的大米的價錢提高至超過肉價的價錢,因而使肉價相對大米的價格而言顯得較爲便宜,如此一來,百姓因爲肉比大米便宜,便會自動轉而吃肉而不吃大米了,於是大米荒便容易解決了

綠黨的碳排放政策正好和司馬衷的英雄所見不謀而合。你看綠黨上議院議員Sarah Hanson Young提出希望能把碳稅提升至每噸排碳$100,好讓碳稅能馬上迫使人轉用他們的綠色能源,她的偉論被綠黨黨領默認便知其用心了。 言下之意,若政府能遵照綠黨的意旨把碳稅提升得越高,那麼綠黨的綠色再生能源便會因煤力成本的增加而顯得越來越「便宜」了。 

回說司馬衷,假如千多年前他的臣下能切實執行司馬衷話中的理念,說不定到了千多年後的今天,我們中國人的飯桌上吃的全是滋味豐富的肉,而不是現在仍在吃的這種沒什麼味道的大米飯了。 我們的祖先竟錯失了當年司馬衷的類「碳稅」經濟大改革的黃金機會,所以到了今日的中國人,餐桌上的主要食粮仍然是大米而不是大肉,想來實在婉惜不已。 

當我完全弄明白綠黨的想法後,至此我不由不對晉惠帝的高超想法佩服得五體投地,我這個經濟盲冥亦因而茅塞頓開了。 我們綠黨的高碳價概念,司馬衷他老人家竟在千多年前已知其中奧妙了!如此簡單又有效率的經濟理論,怎地只有綠黨一族才能想得到的? 我們空有超級電腦,千萬算億萬算,畢竟算不過晉惠帝「何不食肉糜」的跨越時代的經濟概念。 如此觀之,誰還敢說司馬衷是白痴皇帝?!

21/05/2011

2014年10月16日 星期四

廣東俗語:黃綠醫生



廣東俗語:黃綠醫生 

粵語的‘黃綠醫生’是專門用來形容一些醫術不高明,但求斂財的庸醫。 山人偶然讀到一篇來自《宣室志》的筆記,文中記載唐朝宰相李回的一段故事筆記中描述的事情,山人相信和粵語的這一句俗語‘黃綠醫生’大有關係。  
廣東人探病,看見病人久病不癒時,通常都會問:「你是不是遇著個黃綠醫生呀?」 說話的背後,意味著勸當事人另請高明,碰碰運氣看。 ‘李回’文中描述的「衣黃衣綠鬼」,即是穿著黃色和綠色衣服的鬼,這些鬼是祟人生病的病鬼,病人遇上他們,病自必然好不了。 
在‘李回’文中的「衣黃衣綠」,其實亦可稱之爲「衣黃衣綠」,所謂神鬼同一路是也。 「衣黃衣綠神」可簡約地說成是「黃綠衣神」。 「黃綠衣神」與「黃綠醫生」,兩者字異而音近類,大概亦是口語相傳,日久之下,音訛替轉之故。 
了讓讀者多點了解故事中的情節,山人索性將這則故事的原文及山人的譯文一併列出以作參考:
李回《宣室志唐‧張讀撰》
【唐故相李回,少時常久疾,兄軿召巫覡,於庭中設酒食以樂神。方面壁而臥,忽聞庭中喧然,回視,見堂下有數十人,或衣黃衣綠,競接酒食而啖之。良久將散,巫欲徹其席,忽有一人自空而下,左右兩翅。諸鬼皆辟易而退,且曰:“陸大夫神至矣。”巫者亦驚曰:“陸大夫神來。”即命致酒食於庭。其首俯於筵上,食之且盡,乃就飲其酒,俄頃,其貌赬然,若有醉色,遂飛去。群鬼亦隨而失。後數日,回疾愈。】  
(唐朝時曾做過宰相的李回,年輕時曾患過一場大病,久病不癒,他的兄長請來了巫師,在院中擺設酒食祭品他祈神禳解。 李回當時正面向牆壁而睡,忽然聽到院子裡人聲鼎沸,便轉過頭來一看究竟,只見院子內來了幾十名穿著黃色和綠色衣服的人,正爭著搶奪祭壇上的酒肉來吃擾攘了許久,人群才漸漸散去,巫師正要收拾壇上的祭品時,忽然瞥見一名身上長了兩翼的人從天而降,嚇得在場的鬼一方面走避,一方面嚷道:「陸大夫神來了」 巫師的神色亦緊張起來,說道:「陸大夫神到了」 隨即在院子中重新佈置酒食侍候他。只見他伏在桌上大嚼起來,直至桌上的祭品被他吃得差不多時,又見他拿起酒來大喝,過了好一會,直至他滿臉酒色,似有醉意後,才飛身離去。 一衆鬼怪亦相繼消失無蹤。 過了幾天後,李回的病亦好了。) 
除了上文的故事之外,在《靈鬼志》一書的‘南郡掾’故事中,亦有描述身穿五種顏色衣服的小鬼作祟,使人久病不癒。由此看來,古人相信身穿黃綠色衣服的鬼神與人生病大有關係,‘李回’的故事顯然並非偶然之事。
附帶一提「黃綠醫生」的出處也有另一說法。根據孔仲南所著《廣東俗語考》記載曰“虛體無實,謂之黃六,有黃六先生,黃黃六六之說。相傳黃巢兄弟六人,巢居第六而詐,故曰騙詐為黃六。”

也談談Jullia Gillard政府挾環保報告以令「諸侯」的減排碳政策。 她說減排碳拯救氣候變化的時機已到了急不容援的地步,連留待下屆大選時讓選民作最後的決定也來不及。 然而推行碳稅是否真的如她所說「非常迫切」,非要以「盲搶鹽」方式進行不可嗎? 山人試以澳洲人口膨脹的角度分析之。 
按照她先前提出的減碳排放時間表而論,減碳排放量預計到了2020年時,要達到在5%的減碳目標。 山人認爲她的減排目標與她口中說的「非常迫切」的觀點不符。 任誰也知道,人口愈多排碳量愈大,且不說全球性的人口增長澳洲管不了,就以澳洲人口統計局的人口增長預算來看,從2010 年的人口20,971,000人,到了2020年時,澳洲人口預算將會上升至24,000,000人的情況計算,這十年間的人口增長便增加了3,029,000人。 Jullia Gillard 政府若按照她說,減碳目標到了2020年時將是5%的話,這個5%的減排碳量,從整體來看,實在無法壓抑分毫澳洲每年因人口增長後所帶來的總碳排放量的增長。 值得一提的是,百分比是不能反影實際增長的排碳數字的。 
再看Jullia Gillard政府及綠黨,由始至終,只著眼在人們口袋裡的金錢(千方百計訂出一個較易爲人接受的碳排放價格),卻對影響排碳最直接及重要的人口政策提也沒提。 依山人看,不外乎要我們節衣縮食來滿足綠黨賴以支持的所謂未來的‘清潔能源’投資財圑,好讓她的政府能繼續獲得綠黨支持過渡至下任大選,這才是她的真正目的。  
姑妄言之,姑妄聽之,也許地球氣候真如他們所說病了,但依上述的人口膨脹觀點來看,她的減排方案根本無法「醫治」氣候變化。 假如氣候變化真的是病了的話,依山人看,最好還是自求多福,搶先在碳稅還未把餘錢吸乾吸淨之前,預先在海旁購置船屋,好迎接未來海洋水位上升半公尺的新形勢好了。 
無論如何,碳稅看來定必如期推行了,氣候變化的病看來仍會持續下去,我們的血汗錢勢將如懸河之水,不住地灌進那無底的深潭裏去。 我彷彿看見有位黃綠醫生,正伸出巨靈之手朝著人獰笑。
01/06/2011 

廣東俗語:黑狗得食,白狗當災



廣東俗語:黑狗得食,白狗當災


《幽明錄》的一篇名爲‘新鬼’的故事中,山人相信「黑狗得食,白狗當災」,這句話是來自這個故事的。 

粵語的「黑狗得食,白狗當災」,意指某甲得到好處的同時,某乙卻因此而蒙受其害。 譬如澳洲聯邦政府一旦推行碳稅,從事與環保再生能源事業有關的大亨及受委託管理碳稅行政的人士(黑狗),都因碳稅而大發其財;納稅人(白狗),尤其是中產人士,既得不到政府補助,又無力籌措資金,參與投資環保事業以彌補繳納碳稅的損失。 

牢騷說完,言歸正傳,且把故事的原文及山人的譯文貼出供參考: 

〈新鬼〉

「有新死鬼,形疲瘦頓。忽見生時友人,死及二十年,肥健,相問訊曰:“卿那爾?”曰:“吾饑餓,殆不自任。卿知諸方便,故當以法見教。”友鬼云:“此甚易耳,但為人作怪,人必大怖,當與卿食。”新鬼往入大墟東頭,有一家奉佛精進,屋西廂有磨,鬼就推(推字原空缺,据明抄本補。)此磨,如人推法。此家主語子弟曰:“佛憐吾家貧,令鬼推磨,乃輦麥與之。”至夕,磨數斛,疲頓乃去,遂罵友鬼:“卿那誑我?”又曰:“但复去,自當得也。”复從墟西頭入一家,家奉道。門旁有碓,此鬼便上碓,為人舂狀。此人言:“昨日鬼助某甲,今复來助吾,可輦與之。”又給婢簸篩。至夕,力疲甚,不與鬼食。鬼暮歸,大怒曰:“吾自與卿為婚姻,非他比,如何見欺?二日助人,不得一甌飲食。”友鬼曰:“卿自不偶耳,此二家奉佛事道,情自難動。今去可覓百姓家作怪,則無不得。”鬼复出,得一家,門首有竹竿,從門入。見有一群女子,窗前共食。至庭中。有一白狗,便抱令空中行,其家見之大驚,言自來未有此怪。占云:“有客鬼索食,可殺狗并甘果酒飯,于庭中祀之,可得無他。”其家如師言,鬼果大得食,自此後恒作怪,友鬼之教也。」 

(有一隻剛死去不久的新鬼,由於不諳謀生本領,餓得形銷骨立,偶爾在路上遇見一位比他早死了二十年的生前好友,久別重逢,二人自不免互道寒暄,新鬼見老鬼友長得又肥又健碩,心裡十分羡慕,老鬼友問道:「你好嗎。 新鬼嘆道:「我日日挨饑抵餓,快要餓死了。老兄必定知道一些搵食法門的,請多多指點小弟啊!」 老鬼友哂道:「這個容易至極!你只須在人前做些詭異的動作,人見了自必大爲恐慌,最後自必然以酒食供奉你的。」 新鬼唯唯受教,逕向大墟東面盡頭處的一主人家試試。 原來這主人家是十分虔誠的佛敎徒,其家中的西邊置了一石磨,這鬼便把石磨推動,使石磨在沒人推動下也會轉動起來。 主家人發覺石磨無故轉動,不但不驚謊,反而藉機曉諭後輩說道:「佛祖必定是可憐我們家貧,故此才派鬼來助我們推磨,你們快點搬穀麥來,讓鬼替我們磨穀吧!」 如是者,新鬼從朝到晚不停地推磨,己經磨了好幾斛麥了,弄得筋疲力盡,結果還是了無收獲而回。 新鬼一見到老鬼友便駡道:「你什麼要耍我?」 老鬼朋友安撫他說道:「這家不行,再找別家試試看,按照我這計策一定會成功的」 新鬼忖度,上次到東頭不行,這回改往墟西頭碰踫運氣。這次他選中一家信奉道敎的。 新鬼看見這人家近大門處放了一個石碓,便走上石碓作出舂米的樣子。 誰知這家的主人對此詭異的現象一點也不訝異,自顧自道:「昨天鬼幫某甲磨了一天麥,今天也該輪到鬼來幫我舂米了。還是快點搬穀來給鬼舂米好了!」 接著又命婢僕們協助簸篩穀,實行流水作業增加生產效益。 新鬼舂了整天米,結果還是一無所有,空手而回。 到了晚上,新鬼拖著疲憊的身軀回去時,一眼見到老鬼便破口大罵道:「枉你我份屬姻親,彼此又非泛泛之交,何設計如此戲弄我? 害得我白幫人做了兩天苦工,連一頓飯也賺不到。」 老鬼友向他解釋道:「這只能怪你運氣不好,接連碰著這兩家都是篤信佛道的,所以他們才沒被你嚇倒而已。 我看你最好挑選一些普通人家下手,保證你一定成功的。 新鬼無奈只得再出外試試。 這一次來到一家門上插著竹竿的人家,便從大門內進,適逢屋內一婦女正在窗前進食,新鬼來到庭中遇到一隻白狗,便隨手抱起白狗,使它看起來像是在半空中浮行的様子,這家人從未見過如此駭人的怪異現象,果然大驚失色,急忙跑去求神問卜審吉凶。 卜辭顯示:「只不過是有過路的野鬼來求飲食而已。可在庭中以香果酒飯及那白狗作牲禮祭祀,便可保平安了。」 這家人於是按照巫師的說話宰了白狗來祭鬼,新鬼終於得賞所願,飽餐一頓,從此新鬼經常以這技倆搵食,實在多得他的老鬼友教導有方了。

故事中的卜者占辭云:“有客鬼索食可殺狗……”。 山人認爲「客鬼索食」與「黑狗得食」的語音甚接近,而那隻被人宰殺用來祭鬼的狗,正是白狗。按文義,簡約地可以說成是:「黑狗得食,白狗當宰」。蓋「白狗當宰」音義亦近「白狗當災」也。



談起狗,山人外婆曾告訴我她兒時家中的一頭唐狗的故事鄉下人談不上什麼狗隻訓練,豢養狗隻多以看門爲主她家的一頭唐狗卻出奇地機敏,不教自明,每天一到中午時分,只待外婆的母親把午飯綁在牠的腹下,牠便會自動跑到田裡給外婆的父親送飯吃去,是家中的一名好幫手可惜後來牠因誤吃了路上的一只豬蹄甲(腳指甲),被蹄甲卡住喉間,結果窒息而死。  

此外,中國人喜罵人。 按常理,狗不會背主求榮,是人的忠僕,爲何人總把狗當作負面形象看待? 山人認爲這是極大的誤會。 一向被人鄙視而又該罵的‘狗’,其實並不是我外婆口中說的那類不嫌主人家貧,忠心護主的狗,而是指那些專門替‘主人’通風報訊,揭人陰私,坑害別人以自肥的兩腳‘狗’。 據《太平廣記‧報應‧蕭懷武》中記載,這些該罵的‘狗’始自五代。當時的後蜀曾設立了一個名爲尋事團,由蕭懷武主持的特務機關。這個特務機關據說專門負責搜捕盜賊罪犯,這組織轄下有百多名主要成員,每名成員又各自擁有十多名手下,而這些所謂的手下就被當時人稱‘狗’了。 這些‘狗’來自社會各行各業各階層,品流複雜,無處不在,身份相當隱秘,人們的一舉一動有關當局無不瞭如指掌,故此無論上至達官貴人,下至升斗市民,被誣陷被欺壓無日無之,人人自危,這種‘狗’可算是最討厭又可怕的狗了。  

「黑狗得食,白狗當災」,萬料不到上述那些機關算盡,陰險毒辣的兩腳‘黑狗’的惡名,竟要這些忠心耿耿,畢生替人服務的四腳‘白狗’來承擔,山人真替那些狗叫屈。 尚幸澳洲的自由‘氣候’不太適宜這類鋸牙磋齒的惡‘狗’生長茁壯,充其量只是一些撩人氣悶,惹人討厭的哈巴‘狗’。 

09/06/2011  

廣東俗語:「頻能」與「騰雞」



廣東俗語:「頻能」與「騰雞」

粵語詞彙中的「頻能」(音譯),是形容人魯莽,行事忙亂的樣子山人懷疑「傍狼」即是粵語的‘頻能’見於《太平廣記‧嘲誚》〈傅岩〉一文中記載:  
在唐朝時的魏州,有一名叫傅岩當官的人,他本名叫傅佛慶。一次因公事要到地方上監察祭祀中溜,傅岩以爲中溜是大祭,按理應有三牲酒禮之類的東西,卻發覺原來只是一個甚爲簡陋的小祭。傅岩大感失望之餘,回去後對人說:「本以爲初一是大祭禮,卻原來虛有其表,什麼也沒得吃的」 這話傳到殿中梁載的耳中,他特地寫了一首詩譏諷他:
「聞道監中溜,初言是大祠。狼傍索傳馬,傯動出安徽。衛司無帟幕,供膳乏鮮肥。形容消瘦盡,空往复空歸。」(出《御史台記》)
詩中大意是說:「有人一知道要負責監察祭祀中溜,滿懷憧憬,以爲可以藉監督之便在祭禮中快朵頤於是急急忙忙叫人備馬,火速朝祭壇方面進發,到後來發覺是個場面冷清又無牲禮,的尋常祭禮,空手去空手回,結果空歡喜一場」 
詩句中的‘狼傍索傳馬’的「狼傍」倒過來讀,便是「傍狼」,恰與粵語的‘頻能’的語音甚接近。 古文中的倒語法十分普遍,例如愧慚、畫策、氣義、舍施、戲調、貴富、欷歔等等 此外,粵語的另一個辭彙「騰雞」和「傍狼」二者均有異曲同工之義。 「騰雞」望文生義,大概是雞隻被人追急了,因飛騰亂竄的驚慌狀貌。 
後補:《豔異篇 二十五卷 狄氏》生大喜曰:「可也。」即馬馳去,
綜觀Julia Gillard 政府過往處事的紀錄,堪稱「騰雞」政府。先是在處理船民事件上,在未徵得帝汶政府的同意下,卻「傍狼」地單方面宣佈她的船民方案,已是一個笑話了,然後是船民問題愈弄愈糟;再看現在的印尼活牛倉促禁運事件,其中衍生出來的毛病之多,猶如誤踐進了火蟻窩,諸如牧農因牛隻不能付運的損失的賠償問題、大量牛隻因滯留在原地而引起的複雜環境及生態污染問題、牛隻的衛生管理及牛隻糧食的供應問題、澳洲印尼兩國涉及的外交及貿易經濟問題等等。就目前政府的反應來看,顯然事前實非她始料所及,估計國人日後又要爲她付出極大的代價了。  
所謂‘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沒有’,前車可鑑,看她快要另起爐灶,動手大「攪」減排碳稅了,這如何不教人暗自心驚呢! 任誰都清楚知道排碳稅是非常複雜的稅制,且不說排碳價格,單是如何釐定受補助人士的資格和怎樣計算補償金額,用以「確保」那些受影響人士的利益,便已是十分龐大又艱鉅的工作了。 總理曾保證說‘碳稅除了用在津貼再生能源之外,餘下的全數款項將回饋給應受補貼的人士’,看來她在「傍傍狼狼」的情況下,又算漏了上述這一筆屬於碳稅資源管理的龐大行政開支費用了。 如此一個態度「騰雞」,處事「傍狼」的政府,真能妥善地運用碳稅徵來的資源在該用的地方之上嗎?  
曾幾何時,她說澳洲要實施碳稅,縱使在實質上對氣候變化無補於事,但也可天下人樹立環保領導地位云云。 天下人有沒有把她放在眼內則不甚了了,顯然地,美國總統便接見了一位我們的總理不願接見的國際政治名僧達賴。 日前達賴到訪澳洲,他竟不知我們的總理是阿誰,誤把總理的女姓身份當是男姓。 
唉!連畢生周遊列國,靠經營政治shows,努力爭取各國領袖支持的達賴也不認識我們的總理是誰?而我們的總理卻一廂情願地幻想樹立‘世界環保榜樣’又從何說起呢? 今日剛由報章得悉,聯邦政府又將花一千二百萬澳元來推銷碳稅。這些人永不會明白,沒有市場的垃圾,任你花再多的錢也不能令人購買垃圾的。山人不怕氣候溫暖化,山人就非常害怕有人「傍傍狼狼」地把屬於我們子女的未來的國家穩健經濟基礎,一下子全攪垮了。
17/06/2011

廣東俗語:帶「梳蕉」



廣東俗語:帶「梳蕉」

廣東人稱一把蕉爲‘一梳蕉’廣東人到人家中作客時,習慣上總帶點見面禮物,兩手空空而去,被認爲是十分沒有禮貌的行徑。倘若有人作出如此失當的舉措,旁人便會以調侃的口吻對當事人說:“就咁帶「梳蕉」去見人!你究竟識唔識禮貌咯?”  
“帶「梳蕉」去見人”,望文生義,當是指人兩手空空,沒拿著東西時,十只手指呈舒展狀的形態,看來恍如兩把香蕉。細想起來亦實在傳神生動,抵死至極。 然而山人對「梳蕉」這句廣東俗語的來歷,卻另有看法。 山人懷疑「梳蕉」這句廣東俗語原是歇後語,其本來的意義可能與古代用來作祀神問卜的香米有關。這香米即‘椒糈’是也。
查《康熙》字典
‘椒’:音焦,芬香也。 ‘糈’:【集韻】音‘疏’,祭神米。 
‘椒糈’:東漢王逸 注:“椒,香物,所以降神;糈,精米,所以享神。”
【屈原‧離騷】:『巫咸將夕降兮,懷‘椒糈’而要之。』全句大意即是說:“天上掌管筮卜的巫神今晚就要下臨降壇,我打算帶備神米來求衪指點迷津
又見《史記‧日者列傳》:『夫蔔而有不審,不見奪「糈」;爲人主計而不審,身無所處。』 全句大意謂:“替人問卜,遇到不靈驗的時候,大不了賺不到‘問卜’者的潤金,損失不大;但是人臣下的,一旦替人主出謀獻策不妥當的話,分分鐘賠上性命,人頭不保
山人概括了上面的註解,可知‘椒糈’是一種用香料製成,用作祭神或請神用的香精米,蓋古人相信香可以降神,椒糈用以祀神之故。 又‘椒糈’亦可借指祈神問卜的潤金費用之類。 
‘椒糈’音‘蕉梳’,若把‘椒糈’倒過來讀,便恰好與‘梳蕉’同音。倒置的古文詞彙很多,例如在《史記‧司馬相如列傳》中的‘嶄巖嵾嵯’的‘嶄巖’便和今人常用的‘巖嶄’一詞相反。廣東人不直接責人作客不備禮物,卻用隱誨的歇後語方式,繞圈子說人帶「梳蕉」(糈椒)到別人家中作客。 此即暗喻其人不通‘人’情世故,帶‘糈椒’只適宜去拜見鬼神,實在見不得‘人’也。 可能由于「梳蕉」音同‘糈椒’,而人手空無一物的手指形狀恍似一「梳蕉」,音義通俗易明,卻逐漸把‘糈椒’本來帶歇後語的意義抹掉了。  
‘蕉’在粵語中的意義也是挺豐富的。 蕉可以用來形容誤中敵人圈套,吃了虧後,我們可以這樣說:“估唔到渠比只蕉皮我踩”,誤踩蕉皮仰跌之痛可想而知。 此外,生氣時也可以用蕉直駡人。叫人食屎,我們便說:“食蕉啦!”。
談起吃屎,在《子不語‧誤嘗糞》中描寫的一段故事相當趣怪。故事概要如下 
「有食家某君,對烹調河豚甚有心得。 有一天,他特地約了五位友好到他家中吃河豚 衆所周知,河豚若烹宰不得其法,吃的人便會中毒而死,故此河豚儘管非常美味,人對‘拼死食河豚’的風險仍是不無顧忌的。正當大快朵頤之際,其中一人突然口吐白沫,倒地作休克狀衆人自然大驚,都以爲這是中河豚毒的徵狀,急急忙忙地以屎漿汁灌飲他,設法替他解毒可是過了一段時間,依然未見他復蘇,衆人至此開始擔心自己也有中毒的危險,在‘寧可先服藥,有備無患’的心理因素影響之下,各自都飲了一杯屎汁以策安全。 如是者擾攘了好一會,那中毒的人竟然慢慢蘇醒過來,人才告鬆了一口氣,深自慶幸及時救了他的一命,遂將解毒的經過告訴了他一回。 卻獲告知,原來他剛才並非中了什麼河豚毒,他只是羊吊病突然發作而已。 真相大白,各人至此方知枉自‘盲搶屎’了一場。登時噁心,忙不迭地又嗽口又嘔吐不住。一衆難兄難弟,惟有相投以目窘笑而已。   
時代進步了,有些人對食屎卻甘之如飴,視‘猫屎咖啡’高級飲料,不惜重金羅致。 山人以商業經濟的角度推度之,估計第一位品嚐這珍味的人,必然是品味高尚的食家無疑。 
很懷念那果香郁然,味道甜美的香蕉,山人不嘗香蕉久矣。 最近墨爾本市面的香蕉貴得驚人,每公斤售價高達十二元有多。此一時彼一時,誰還敢說帶兩梳蕉到人家中作客是不體面的?!
23/06/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