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7日 星期一

廣東俗語:「好嘢」

廣東俗語:好嘢」

美國總統當奴侵公佈了他對全世界實施的對等關稅後,全球股市隨即出現極大動盪,不過他本人則很樂觀,形容今次的關稅措施是爲美國做了一場大型外科手𧗷,現在手術結束了,病人正在康復中,敦促美國人要保持耐心,美國將會比以前更強大,更美好,更有活力云云。 看來他是用劏牛刀去爲病人做外科切割手術,而又能成功的話,都咪話渠唔好嘢喏!

「好嘢」是一句可褒可貶,意思千變萬化的廣東常用語。例如對表演者的技藝表示衷心讚許,就會大拍手掌,驚嘆道:“好嘢!” 例如有暴力傾向的人,悻悻然對人說:“你好嘢!”則又有恫嚇的意味了。 又例如去年美國總統當奴侵在競選時說,他在24 小時內就可以結束俄烏戰爭。當奴侵的美國俄烏問題特使凱洛格Keith Kellogg2538日出席一場智庫論壇活動時,爲上述的言論作出辯解說:“總統的確說過在 24 小時內結束戰爭的,不過他沒說過是那一天的24 小時啊!” 堂堂超級大國官員,虧他說來面不紅心不跳,都咪話渠唔好嘢! 總之「好嘢」的含意可以隨環境隨語氣而改變,不可一概而論。

「好嘢」雖然是一個讚嘆辭,山人認爲它是有來歷的。《世說新語.賞譽》有一段關於桓溫的小故事,值得拿來給讀者們參考。 桓溫是東晉的風雲人物,手握重兵,有篡奪晉朝帝位的野心。有一次他路過東晉初大將軍王敦的墓地時,望著墳墓讚嘆道:“可儿!可儿!” 《世說新語.賞譽》原文:『桓溫行經王敦墓邊過,望之云:「可儿!可儿!」。

原文中的『可儿!可儿』,用廣東話“好嘢!好嘢!”來演繹最傳神不過。查字典「儿」字,《說文》人也。 廣東人常常將「人」說成爲「嘢」。例如「那個人」,就會說成:“嗰個嘢!”駡人是衰人,就會說成「嗰個衰嘢」。

或問何以廣東人呼人爲‘嘢’? 禮失求諸野,山人懷疑或是受閩南語影響所致。馬來西亞有一個帶有華人血統的族裔,名叫「Baba Nyonya峇峇娘惹,據說他們的祖先來自閩南,他們呼男人爲「Baba(峇峇)」,稱女人爲「Nyonya(娘惹)」。「峇峇娘惹」的語音與「寶寶」和「女兒」十分接近。 廣東話保留了許多古音,呼人爲‘嘢’是其中一個例子吧。 讀者如有興趣作深入了解,可以到網上找尋更詳細的資料,附上這參考連結: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p5_qsxCKuI

根據上述的論點,山人認爲廣東人今日口中的“好嘢!好嘢!” 其實即是語音傳訛之變而已。“好嘢!好嘢!”其實是晉朝時桓溫口中的可儿!可儿』。

 

茲送上三則故事和讀者分享:

皇帝 東晉末年,桓玄篡位建立桓楚,所坐的龍椅後方突然下陷了少許,羣臣不知所措。侍中殷仲文進言道:“當是皇上積德太多太重,所以厚厚的地皮也承載不了。”當時的人都讚他好嘢。

原文見《世說新語.言語》:『桓玄既篡位,後御床微陷,羣臣失色。侍中殷仲文進曰:「當由聖德淵重,厚地所以不能載。」時人善之。

山人云: 皇帝說什麼,做什麼都是對的。憑Keith Kellogg這句:“總統的確說過在 24 小時內結束戰爭的,不過他沒說過是那一日的24 小時啊!”我肯定今日有美帝了。

 

怕抽稅 

南唐烈祖李昪統治時,苛徵重稅,適逢京師一帶大旱。一天,烈祖在北園和群飲宴期間,對著周圍的侍臣說:“京城周圍的地方都有雨落,唯獨京城境內無雨,是什麼緣故呢?難道牢獄之內有冤情嗎?”有一位名叫高遽進的演藝人回答說:“聖上毋須感到奇怪。皆因雨怕被強徵重稅,所以才不敢進入京城境內耳。”烈祖忍不住大笑起來。 第二天立即下令放寛抽稅,過了兩天果然大雨滂沱。 原文見《南唐書》:『烈祖時征苛急属畿內旱。一日,宴北園烈祖顧侍臣曰:“近郊頗得雨,獨都城未雨,何也?得非刑獄有寃乎?優人申漸高遽進曰:“大家何怪此乃雨畏抽稅,故不敢入京爾。烈祖大笑明日下詔弛稅額信宿大雨霑洽。

山人云:貨物不進來,就無法抽關稅。利用關稅來保護本國商品則可,若想利用關稅所得來彌補國民的日常開支,或用關稅來吸引外國產業移來本國,則似望天打卦,時得時不得了。

 

致富訣 

民間有這樣的說法:“想致富嗎?就要夠無恥,不守信約;就要心狠手辣,無所不用其極;就要唯利是圖,六親不認;就要恃勢凌人,凡仁義之事不爲。” 原文見《荀子.大略》:『民語曰:“欲富乎?忍恥矣,傾絕矣,絕故舊矣,與義分背矣!”』 

山人云:一個世界超級強國由一個如此這般的人來領導,能不令人戰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