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8日 星期四

廣東俗語:「空口講白話」、「識講唔識做」

 

廣東俗語:空口講白話」、「識講唔識做」

澳洲執政工黨政府在今次大選大勝在野黨,充分顯示出我們澳洲人的務實,知道世界有了一個當奴侵已嫌太多了,不想再多來一個,故此唯有再多選一次工黨執政而耳。

有些人說話相當誇張,任何事情放在他口中,都變得很容易辦得到的,等到你將事情交給他去辦理時,卻又眼高手低,最終爛尾收場。廣東人對這類講就天下無力,做就無能爲力的人,常常都會用「空口講白話」或「識講唔識做」來形容他

俗語「空口講白話」可見於《舊唐書.卷十五.憲宗本紀下》:文中大意說,唐朝元和十三年十二月,唐憲宗有一天對宰相裴度說:“人臣爲君主做事,只須盡力做好事,自然便有名望,爲何總是喜歡聯群結黨?朕很討厭這種人的。”裴度答道:“一直以來,君子和小人都各有他們的徒眾。君子們則同心同德,大家本著爲國家做事;小人則各懷私心,以利益而聯群結黨。”唐憲宗道:“他人所說的話亦和你說的差不多,然而要看出誰是君子誰是小人,談何容易啊?”裴度說:“是君子抑或是小人,只須看他們的所作所爲,便自然可以分辨出來的。”憲宗道:“但凡是好事,口講出來就容易,要切實執行起來就困難。你們既然說得出來,就必須切實執行,咪空口講便算。”裴度表示歉意,說:“聖上教訓我們可謂十分對的,我們怎敢不努力做好本分。然而天下人是以聖上爲榜樣的,他們只學聖上所作所爲,不會學聖上所說的教訓,我們亦希望聖上能講得出做得到。”唐憲宗聞言,亦樂意接受裴度的建議。

《舊唐書.卷十五.憲宗本紀下》原文:『上顧謂宰臣曰:“人臣事君,但力行善事,自致公望,何乃好樹朋黨?朕甚惡之。”裴度對曰:“君子小人未有無徒者。君子之徒則同心同德,小人之是爲朋黨。”上曰:“他人之言,亦與卿等相似,豈易辯之哉?」度曰:“君子小人,觀其所行,當自區別矣。”上曰:“凡好事,口說則易,躬行則難。卿等即言之,須行之,勿空口說。”度等謝曰:“陛下處分,可謂至矣,臣等敢不激勵。然天下之人從陛下所行,不從陛下所言,臣等亦願陛下每言之則行之。”上頗欣納。』 

題外話,事情的好與壞,其實並無絕對,主要視乎利益歸誰而定。例如美中貿易戰,習近平堅決不肯和美方妥協商,對他來說是好事,因爲可以讓他有面子,但對其國內人民則是壞事,因爲將要面對失業斷糧的痛苦。又烏克蘭總統在美國白宮被當奴侵等人當眾羞辱,對他本人來說是壞事,但卻因此而激起歐洲各國鼎力相助的決心,對他保家衛國來說,未嘗不是好事。

話題轉回本篇俗語。原文的「空口說」的意思是講空白話,即是今日我們廣東人口中的「空口講白話」。

 

廣東俗語「識講唔識做」的意思十分淺白,恕山人不再累贅了。

本俗語早在《傳燈錄.北宋釋道原.卷一一》出現,文中大意說,唐莊宗一見存奬禪師,龍顏大悅,賜存奬襌師紫衣和尚道號,但全部都被存奬拒絕了,於是改賜馬給他當坐騎。馬受驚跳躍,存奬墮馬跌傷腳部,只得叫寺院的住持來,說:“爲我做個木枴杖。”主持做了拿來給他,存奬襌師一邊用拐杖遶著寺院試行,一邊問寺僧道:“你重認得我嗎?”答:“怎會不認得你。”存奬襌師唸佛偈道:“跛腳和尚,講得行唔得。”

《傳燈錄.北宋釋道原.卷一一》原文:『龍顏大悅,賜紫衣師號,師皆不受,乃賜馬與師乘騎。馬忽驚,師墮傷足,師喚院主:“與我做箇木枴子。”主做了將來,師接得,遶院行,問僧曰:“汝得還識老僧麼?”曰:“爭得不識和尚。”師曰:“𨁸腳法師,講得行不得”』 

存奬禪師借腳傷不能行,打佛偈說「說得行唔得」,意思是「講就得,做就唔得」,亦即是我們今日常用的識講唔識做」。

 

 

送上二則故事和讀者分享:

⊙奴隸

楚王喜歡安陵君,於是將國事交給他掌管,景睢請江乙使對安陵君說:“楚國目下有許多貧民,請將雲夢一帶的農田租給貧民們使用,讓他們可以自食其力,不必流離失所。”安陵君將說話轉告給楚王聽,楚王亦批准了。 

過了幾天,安陵君碰見景睢,問租借農田給貧民可爲楚王帶來些什麼利益? 景睢答道:“無!”安陵君聞言,訝然道:“我本以為你能為大王謀利,所以才替你傳話的,原來只是爲人民著想的嗎?”景睢聞言,鬱鬱不樂而出,並將二人的對話告訴左右,說:“快要亡國了!爲臣者意在爲主謀利,而不把人民的福祉放在心上,這是亡國之路呀。” 原文見《郁離子.明.劉基》:『楚王好安陵君,安陵君用事,景睢邀江乙使言於安陵君曰:“楚國多貧民,請以雲夢之田貸之耕以食,無使失所。”安陵君言於王而許之。他日,見景子,問其入之數,景子曰:“無之。”安陵君愕曰:“吾以子為利於王而言焉,乃以與人而為恩乎?”景睢失色而退,語其人曰:“國危矣!志利而忘民,危之道也。”

山人云:安陵君愕曰:“吾以子為利於王而言焉,乃以與人而為恩乎?”,中國自古以來,從未曾有過所謂人民」,有的只是奴隸而已。奴隸在太平盛時是主子的生財工具,在戰亂時則是主子的砲灰材料,除此之外便是主子可有可無的負累物。今日中美發生關稅糾紛,中共認爲主動和美方談判等同「下跪」,一於要和美國比忍耐力,看你美國人挨得不買東西,抑或是我的奴隸挨得不吃東西。                      

 

聖人之行 

郁離子說:“精於打仗的人,只會爲自己減少敵人;不精於打仗的人,只會爲自己增加敵人。減少敵人的人日益強盛,增加敵人的人日漸衰亡。意欲奪取別人的國家,則該國家的人民都將成爲我的敵人。故此善於滅少敵人的人,他不會迫使別人成爲他的敵人。商湯周武之所以天下無敵,皆因他們懂得利用敵人去對付敵人之故。唯有天下最仁慈的人才能利用敵人去對付敵人。故此能使敵人不和我爲敵,天下人就會不戰而信服。”  原文見郁離子.省敵》:『郁離子曰:“善戰者省敵,不善戰者益敵。省敵者昌,益敵者亡夫欲取人之國,則彼國之人皆我敵也故善省敵者不使人我敵。湯武之所以無敵者以我之敵敵敵也。惟天下至仁爲能以我之敵敵敵,是故敵不敵而天下服。』 

山人云:美國總統當奴侵口中的MAGA」,原來是事事反其道而行。聖人深意,豈是我輩所能領悟得了,佩服!佩服!

2025年4月7日 星期一

廣東俗語:「好嘢」

廣東俗語:好嘢」

美國總統當奴侵公佈了他對全世界實施的對等關稅後,全球股市隨即出現極大動盪,不過他本人則很樂觀,形容今次的關稅措施是爲美國做了一場大型外科手𧗷,現在手術結束了,病人正在康復中,敦促美國人要保持耐心,美國將會比以前更強大,更美好,更有活力云云。 看來他是用劏牛刀去爲病人做外科切割手術,而又能成功的話,都咪話渠唔好嘢喏!

「好嘢」是一句可褒可貶,意思千變萬化的廣東常用語。例如對表演者的技藝表示衷心讚許,就會大拍手掌,驚嘆道:“好嘢!” 例如有暴力傾向的人,悻悻然對人說:“你好嘢!”則又有恫嚇的意味了。 又例如去年美國總統當奴侵在競選時說,他在24 小時內就可以結束俄烏戰爭。當奴侵的美國俄烏問題特使凱洛格Keith Kellogg2538日出席一場智庫論壇活動時,爲上述的言論作出辯解說:“總統的確說過在 24 小時內結束戰爭的,不過他沒說過是那一天的24 小時啊!” 堂堂超級大國官員,虧他說來面不紅心不跳,都咪話渠唔好嘢! 總之「好嘢」的含意可以隨環境隨語氣而改變,不可一概而論。

「好嘢」雖然是一個讚嘆辭,山人認爲它是有來歷的。《世說新語.賞譽》有一段關於桓溫的小故事,值得拿來給讀者們參考。 桓溫是東晉的風雲人物,手握重兵,有篡奪晉朝帝位的野心。有一次他路過東晉初大將軍王敦的墓地時,望著墳墓讚嘆道:“可儿!可儿!” 《世說新語.賞譽》原文:『桓溫行經王敦墓邊過,望之云:「可儿!可儿!」。

原文中的『可儿!可儿』,用廣東話“好嘢!好嘢!”來演繹最傳神不過。查字典「儿」字,《說文》人也。 廣東人常常將「人」說成爲「嘢」。例如「那個人」,就會說成:“嗰個嘢!”駡人是衰人,就會說成「嗰個衰嘢」。

或問何以廣東人呼人爲‘嘢’? 禮失求諸野,山人懷疑或是受閩南語影響所致。馬來西亞有一個帶有華人血統的族裔,名叫「Baba Nyonya峇峇娘惹,據說他們的祖先來自閩南,他們呼男人爲「Baba(峇峇)」,稱女人爲「Nyonya(娘惹)」。「峇峇娘惹」的語音與「寶寶」和「女兒」十分接近。 廣東話保留了許多古音,呼人爲‘嘢’是其中一個例子吧。 讀者如有興趣作深入了解,可以到網上找尋更詳細的資料,附上這參考連結: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p5_qsxCKuI

根據上述的論點,山人認爲廣東人今日口中的“好嘢!好嘢!” 其實即是語音傳訛之變而已。“好嘢!好嘢!”其實是晉朝時桓溫口中的可儿!可儿』。

 

茲送上三則故事和讀者分享:

皇帝 東晉末年,桓玄篡位建立桓楚,所坐的龍椅後方突然下陷了少許,羣臣不知所措。侍中殷仲文進言道:“當是皇上積德太多太重,所以厚厚的地皮也承載不了。”當時的人都讚他好嘢。

原文見《世說新語.言語》:『桓玄既篡位,後御床微陷,羣臣失色。侍中殷仲文進曰:「當由聖德淵重,厚地所以不能載。」時人善之。

山人云: 皇帝說什麼,做什麼都是對的。憑Keith Kellogg這句:“總統的確說過在 24 小時內結束戰爭的,不過他沒說過是那一日的24 小時啊!”我肯定今日有美帝了。

 

怕抽稅 

南唐烈祖李昪統治時,苛徵重稅,適逢京師一帶大旱。一天,烈祖在北園和群飲宴期間,對著周圍的侍臣說:“京城周圍的地方都有雨落,唯獨京城境內無雨,是什麼緣故呢?難道牢獄之內有冤情嗎?”有一位名叫高遽進的演藝人回答說:“聖上毋須感到奇怪。皆因雨怕被強徵重稅,所以才不敢進入京城境內耳。”烈祖忍不住大笑起來。 第二天立即下令放寛抽稅,過了兩天果然大雨滂沱。 原文見《南唐書》:『烈祖時征苛急属畿內旱。一日,宴北園烈祖顧侍臣曰:“近郊頗得雨,獨都城未雨,何也?得非刑獄有寃乎?優人申漸高遽進曰:“大家何怪此乃雨畏抽稅,故不敢入京爾。烈祖大笑明日下詔弛稅額信宿大雨霑洽。

山人云:貨物不進來,就無法抽關稅。利用關稅來保護本國商品則可,若想利用關稅所得來彌補國民的日常開支,或用關稅來吸引外國產業移來本國,則似望天打卦,時得時不得了。

 

致富訣 

民間有這樣的說法:“想致富嗎?就要夠無恥,不守信約;就要心狠手辣,無所不用其極;就要唯利是圖,六親不認;就要恃勢凌人,凡仁義之事不爲。” 原文見《荀子.大略》:『民語曰:“欲富乎?忍恥矣,傾絕矣,絕故舊矣,與義分背矣!”』 

山人云:一個世界超級強國由一個如此這般的人來領導,能不令人戰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