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30日 星期三

廣東俗語:「老虎頭上釘虱乸」



廣東俗語:「老虎頭上釘虱乸」


廣東俗語「老虎頭上釘虱乸」,有不怕兇險,敢向惡人或勢力強大的敵人挑戰的意思。最接近的意思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老虎頭上釘虱乸」並非廣東人獨有的俗語,散見於前人小說中的版本有:「老虎頭上撲蒼蠅」、「老虎頭上拍蒼蠅」、「老虎頭上打蒼蠅」、「虎頭上捉虱子」、「老虎頭上捉虱麻」。意思接近的還有「虎面前車轔斗」(在老虎面前打跟斗)、「虎頭上做窠」及「捋虎鬚」等等。

綜觀上述各個版本的語意,淺白易明,沒有值得討論的地方,唯獨我們廣東人的「老虎頭上釘虱乸」別樹一格,竟突兀地用上一個「釘」字,使全句俗語的意思變得難以理解了。或謂「釘」字是「捉」或「打」字的字訛。 山人的看法是,俗語是靠口語相傳為主的,言為心聲,豈有不知「釘」字是錯字的道理?「釘」字在本俗語中,必有其存在的道理。

「釘」字其實是「聽」字之音轉。「聽」在粵語中有‘等’、‘由得渠’、‘任得渠’、‘俾’的意思。如:《幽明錄》:『廣平太守馮孝將,男馬子。夢一女人,年十八、九歲,言:“我乃前太守徐玄方之女,不幸早亡,亡來四年,為鬼所枉殺。按生錄,乃歲至八十餘。今我更生,還為君妻,能見聘否?!”(你我再生返來做你老婆,你要娶我個喎?!)』;《清稗類鈔‧雅量》:『此地愚民不諳體制,我有時外出,人皆呼我為劉綸也,亦之耳。』(呢度啲人粗魯唔知禮,我有時出街都被人直叫我個名架,我亦渠地叫);《清稗類鈔‧雅量‧丁固庵時作主人》:『時作主人,然故為酒令以挫客之機警者,至昏酣,不去。(丁某經常做東請客飲酒猜枚,唔灌醉人,唔人走)』

山人認為廣東俗語「老虎頭上釘虱乸」與上面諸版本的語法完全無關,它是一個口語化的諧音俗語。「老虎頭上釘虱乸」其實是廣東話「撩虎頭上,聽死喇!」的諧音而已。



「老虎頭上釘虱乸」的題材太嚴肅,且以二則趣味性的故事作結尾:

打官司

滿清乾隆時,丹徒縣出了有一位好縣令,他的名字叫熊會玜。有一次,江蘇省的臬司命令他去捉一名地方惡霸。事後仔細查問,發覺這名惡霸不過是一名老實鄉民而已,除了如實上報之外,即時便把他釋放了。 後來熊會玜因事要到江蘇省去見這位臬司,這位臬司乘機責備他道:“淨系你識審案,我就唔識審案咩?!”言下之意,怪熊會玜敢擅作主張放人。 熊會玜不以為然,理直氣壯地答道:“由縣解司,其間有胥吏之層層需索,公即有臯陶之明,訊而釋之,其家已破,誣者之計得矣。”(將疑犯由縣遞解至省,其間經過層層衙差之壓榨與苛索,就算大人你真有臯陶一樣之英明,等到你查明真相時,這個人的家恐怕早被官司害得破了產。大人豈不是中了誣告他的人之毒計嗎?)見《清稗類鈔‧正直》 

山人云:香港商務及經濟發展局,蘇局長說:“新版權法永遠都有新的議題,或爭議的地方應盡快通過草案,更新現時版權條例,然後再作諮詢,看看有否檢討的空間。”香港雖無熊會玜所言之苛吏,然而官司一旦曠日持久,因訴訟連連而牽涉的費用接踵而至,恐怕未等到局長「看清楚再檢討」,受官司困擾的人亦早已破家了。

•俟夜深

有人以修補器皿維生。一日路過勤政樓時,被唐明皇在樓上一把叫住,原來召他去修整他的舊皇冠。其人希望藉此博得厚酬,很快便把皇冠整理好,並交回給唐明皇。 誰知這唐明皇並不想付錢,道:“朕無用此冠,便以賜卿。”其人大驚,嚇得雙手亂搖,死也不敢收下。唐明皇卻安慰他道:“俟夜深閉門獨自戴,甚無害也!”見《五雜俎‧謝肇淛》 

山人云:一旦版權修訂條例草草通過,奉勸喜歡唱歌又唱得很好的朋友,切勿上載上網炫耀。兼且更要提防被仇家偷偷收錄放上網靠害,最好聽取唐明皇的話:“俟夜深閉門細細聲唱,獨自唱。甚無害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