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意思」,不成敬意
廣東人拜年,於送上禮物的同時,總會說一句:“小小意思,不成敬意”。此話在某程度上是實話,宋詩有云:“至節家家送物儀,迎來送去費心機。腳錢盡處渾閒事,原物多時卻再歸。”意謂過年過節的小禮物都是隨意買來的,大家都用來轉贈,逗逗轉轉,結果又轉回到自己手上。
“小小意思,不成敬意”的「意思」是指“饋贈”而言。 「意思」作餽贈的用法,早見於明人小說施耐庵之《水滸傳.第二六回》:『武松笑道:“不成「意思」,眾高隣休得笑話則箇。”(武松請人飲酒)』
雖然如此,山人認為「意思」的用法,並非自元、明時期開始。我懷疑「意思」是由「意氣」語訛而來的,《廣韻、集韻、類篇、韻會》:“思”音‘四’。“意思”音「意四」,與「意氣」相接近也。「意氣」在漢、晉時期是常用語:
☉漢人王符之《潛夫論.愛日篇》:『百姓廢農桑,而趨府庭者,非朝晡不得通,非「意氣」不得見。』(官難得見如鬼,老百姓如要見的話,必須放下日常生計才成:見官必須日日到官府等通傳,沒時間不成;見官必須疏通關節,沒錢送禮不成。)
☉《世語新語.紕漏》云:『虞嘯父為孝武侍中,帝從容問曰:“卿在門下,初不聞有所獻替。”虞家富春,近海,謂帝望其「意氣」,對曰:“天時尚暖,魚鱉蝦蜣未可致,尋當有所上獻。”帝撫掌大笑。』(晉孝武帝見虞嘯父做了侍中後,一直未有任何作為,覺得很奇怪,於是藉著一次談話的機會問他道:“你向門下省都有一段日子咯,點解重未見你有任何貢獻忌?”虞嘯父家在近海的富春,誤會孝武帝要他送禮。聞言答道:“現時天氣仲暖,魚蝦仲未肥。等遲尐秋風一起,到時一定有得奉獻忌。”孝武帝閒言,拍手大笑起來。) 山人云:孝武帝聽聞有魚蝦食,即拍手大笑。如果富春盛產美女,你估孝武帝聞言,即時又會……??
送禮是一門學問。送得好,事業有如金雞報曉,前途光明遠大。且以幾則送禮的故事給讀者拜年──“小小意思,不成敬意”:
☉秦檜做宰相時,權傾朝野,爭著送厚禮巴結他的人不計其數。方滋德當時在廣東做統帥,為了討好他,特採用多種名香配製成一批蠟蠋,製成後派人專程由廣東送到宰相府,又買通府內的庫藏吏,務要設法讓秦檜試用。 一日,機會來了,秦檜要宴客,庫藏吏藉口貯存的蠟燭已用完,請求啓用方滋德送來的蠟燭。 令秦檜大為驚喜的是蠟燭點起後,似有若無的幽香徐徐散發一室,使人身心舒暢的特點。珍而寳之,急忙命人收起其餘的蠟燭,數之只得49枝。追查送蠋的人,方知道蠟燭原有50 枝,只因用了一枝作試驗,故實得49枝。秦檜聽罷十分高興,從此對方滋德特別照顧。 山人云:方某算準秦檜之疑,巧用49與50之妙,似拙實巧,用引導的手法,讓秦檜明白香蠟燭是專為他而做的,連皇帝也沒分兒。如此窩心的禮物,怎敎秦檜不高興!
☉秦檜起格天閣,剛落成便接到遠在四川宣撫鄭仲的信,原來他請秦檜收下他替格天閣度身訂造的地毯,地毯鋪在格天閣上果然無差尺寸。 鄭某的努力經營沒有獲得絲毫的回報,反而惹起秦檜對他產生疑忌,日後更借故治之以罪。 山人云:鄭仲聰明誤用,機關算盡,算準了格天閣落成之日;度準了格天閣每一尺寸,就是算漏了秦檜之疑。宰相是權力核心人物,宰相家豈容外人任意窺伺的!
☉明朝正統年間,貪戾驕橫的太監王振得勢,周忱當時是江南巡撫(山人在「契弟」一文提及之周文襄公),為了消除王振對自己的猜忌,於是千方百計討好他。看準了王振新居落成的機會,特地在淞江為他的新居度身訂造了一張尺寸無差的地毯送給他。周忱無微不至的服務令王振高興到不得了,從此將周忱視為心腹,凡是周忱向朝廷申請的東西都得到王振的附和。 山人云:周忱知人,知道太監所求不外乎財富和奉承而已,並沒有如秦檜防人發他陰私的顧忌,故送的禮物越貼身越細緻,越顯得他奉承王振,這怎教王振不心花怒放?
☉《清稗類鈔‧度支》裡有如此一個故事。清朝咸豐年間,京師因見傳統的制錢不敷應用,於是學人發行鈔票替代。可能當局覺得印鈔票容易,食髓知味,於是大量發行,量化寬鬆之後又再量化寬鬆,到最後竟成了一紙入市購物,無人肯收的廢鈔。戶部既不肯將它廢除,人們又覺得它無用處,這種廢鈔後來竟成了戚友婚喪喜慶時流通的人情錢。 山人云:有些人做事莫明其妙,難猜透送這個禮有什麼意思。
☉香港特首參選人林鄭月娥年三十落沙田區拉票時,向一內地行乞老婦施捨500元,事後被批評縱容職業乞丐違法搵食。 有些人做事莫明其妙,難猜透她送這500元有什麼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