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22日 星期四

廣東俗語:「貴人出門招風雨」



廣東俗語:「貴人出門招風雨」
 
墨市今年的夏天較往常濕潤,時屆仲夏,草地青青,望之使人暫忘暑氣。世事無全美,濕路駕車,合所謂“尊官得半日閑,老僧卻忙了三日”,剛洗淨的車子不旋踵又被泥水糟塌了。惟有自我陶醉,說一句「貴人出門招風雨」好了!「貴人出門招風雨」,有安慰人或奉承人的意味見人出行不順,或受風雨所阻,輒云
故老相傳,達貴人乃關系國家未來福祉之重要人物,故身邊必有神兵佑護著,時候未到絕對死不了至於其人是救國抑或是誤國,則又屬國運天數了。再環顧近代歷史的殺人大魔頭,他們屢遭行刺都死不了,鬼兵神將之說似亦有點理據。 天神護佑之說,根深柢固於中國文化中,殘唐五代時,後周世宗柴榮領兵攻打南唐,差點就被南唐守將劉仁贍自城上一箭射中,左右勸他稍退以策安全,世宗回答道“一箭能射殺一天子,天下甯複有天子乎?”說得多自信。  
山人說了一大堆鬼話,旨在指出本俗語「貴人出門招風雨」,是基於鬼神之說而構成的。 話得說回來,「貴人出門招風雨」之說似沒依據,山人認為本俗語實來自唐朝的一個故事:  
話說有一次,唐高宗要到并州的汾陽宮遊玩(汾陽宮位於今日山西省太原市),狄仁傑當時是度支員外郎,奉命要替皇帝打點沿途一切起居之事務,協調各地方官員更是重要的工作。 并州長史李元沖,因知道妒女祠是出了名妒忌人的,凡見人錦衣美服寶飾車馬經過,輒行雷雨來戲弄他們。 李元沖恐怕皇帝亦為她所辱,於是建議改道,圖繞過妒女祠以策安全,同時要求狄仁傑發放士卒萬人協助築路。 狄仁傑拒絕了李元沖的請求,說道“天子之行,千乘萬騎,風伯清塵,雨師灑道,何妒女之害耶?”意思是說,皇帝是天之驕子。天子出行,浩浩蕩蕩,就算是風伯雨師,理應也須替皇帝除塵洗地恭迎。區區一個妒女能攪出乜來!? 唐高宗果然平安抵達汾陽宮。 
本故事有三個版本,可見傳寫差異無可避免,耳語相傳的俗語更無論矣。 見《封氏見聞錄‧第九卷‧剛正》『狄仁傑為度支員外郎,車駕將幸汾陽宮。仁傑奉使先修宮頓。并州長史李元沖以道出妒元祠,俗稱有盛衣服車馬過,必致雷風之異,欲別開路。仁桀謂曰:「天子行幸,千乘萬騎。風伯清塵,雨師灑道。何妒女之敢害而欲避之?」元沖遂止,果無他變。』; 《舊唐書‧列傳三十九》『高宗將幸汾陽宮,以仁傑為知頓使。並州長史李沖玄以道出妒女祠,俗云盛服過者必致風雷之災,乃發數萬人別開禦道。仁傑曰:「天子之行,千乘萬騎,風伯清塵,雨師灑道,何妒女之害耶?」遽令罷之。』; 《新唐書‧狄仁傑》『并州長史李沖玄以道出妒女祠,俗言盛服過者,致風雷之變,更發卒數萬改馳道。仁傑曰「天子之行,風伯清塵,雨師灑道,何妒女避邪?」止其役。』
查辭典,「盛服」、「衣冠」、「車服」:
◎「盛服」除了有衣冠華麗的意思外,還有貴族的意味。如《左傳‧宣公二年》『盛服將朝,尚早,坐而假寐。』;《漢書‧霍光傳》『太后被珠襦,盛服坐武帳中。』
◎「衣冠」指世族士紳。《後漢書‧羊陟傳》『家世衣冠族。』
◎「車服」,車與禮服。《尚書‧舜典》:“敷奏以言,明試以功,車服以庸。孔穎達《疏》:“人以車服為榮,故天子之賞諸侯,皆以車服賜之。”
成語有「衣冠駢闐」和「衣冠輻輳」:
◎「衣冠駢闐」形容車馬聚集很多,非常熱鬧。隱含有貴族人士聚集在一起的意思。
◎「衣冠輻輳」,輻輳:車輻聚集。比喻達官顯宦彙聚一處。
盛衣服車馬”含有「盛衣冠車服」的意義。“盛服”亦有「衣冠」的含義。由此可知“盛衣冠車馬過者”或“盛服過者”,即是「貴人出門」;“雷風之異”或“風伯清塵、雨師灑道”,即是「招風雨」。 
歸納上面資料,山人認為廣東俗語「貴人出門招風雨」是集合妒女祠之俗傳“盛衣服車馬過,必致雷風之異”,和狄仁傑話中的“風伯清塵、雨師灑道”而形成的。至於廣東俗語「貴人出門招風雨」的主角,妒女祠反而無聲息地被人遺忘掉。 

山人云:就近日時事所見,一些橫行鄉里之村官,出入閃縮,警戒森嚴。既怕聽到似「風」嘯之噓聲,又怕中了如「雨」下之雞蛋。 此猶唐人之惴惴然過妒女祠耶!此即今日之「貴人出門招風雨」耶!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