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16日 星期四

廣東俗語:帶「梳蕉」



廣東俗語:帶「梳蕉」

廣東人稱一把蕉爲‘一梳蕉’廣東人到人家中作客時,習慣上總帶點見面禮物,兩手空空而去,被認爲是十分沒有禮貌的行徑。倘若有人作出如此失當的舉措,旁人便會以調侃的口吻對當事人說:“就咁帶「梳蕉」去見人!你究竟識唔識禮貌咯?”  
“帶「梳蕉」去見人”,望文生義,當是指人兩手空空,沒拿著東西時,十只手指呈舒展狀的形態,看來恍如兩把香蕉。細想起來亦實在傳神生動,抵死至極。 然而山人對「梳蕉」這句廣東俗語的來歷,卻另有看法。 山人懷疑「梳蕉」這句廣東俗語原是歇後語,其本來的意義可能與古代用來作祀神問卜的香米有關。這香米即‘椒糈’是也。
查《康熙》字典
‘椒’:音焦,芬香也。 ‘糈’:【集韻】音‘疏’,祭神米。 
‘椒糈’:東漢王逸 注:“椒,香物,所以降神;糈,精米,所以享神。”
【屈原‧離騷】:『巫咸將夕降兮,懷‘椒糈’而要之。』全句大意即是說:“天上掌管筮卜的巫神今晚就要下臨降壇,我打算帶備神米來求衪指點迷津
又見《史記‧日者列傳》:『夫蔔而有不審,不見奪「糈」;爲人主計而不審,身無所處。』 全句大意謂:“替人問卜,遇到不靈驗的時候,大不了賺不到‘問卜’者的潤金,損失不大;但是人臣下的,一旦替人主出謀獻策不妥當的話,分分鐘賠上性命,人頭不保
山人概括了上面的註解,可知‘椒糈’是一種用香料製成,用作祭神或請神用的香精米,蓋古人相信香可以降神,椒糈用以祀神之故。 又‘椒糈’亦可借指祈神問卜的潤金費用之類。 
‘椒糈’音‘蕉梳’,若把‘椒糈’倒過來讀,便恰好與‘梳蕉’同音。倒置的古文詞彙很多,例如在《史記‧司馬相如列傳》中的‘嶄巖嵾嵯’的‘嶄巖’便和今人常用的‘巖嶄’一詞相反。廣東人不直接責人作客不備禮物,卻用隱誨的歇後語方式,繞圈子說人帶「梳蕉」(糈椒)到別人家中作客。 此即暗喻其人不通‘人’情世故,帶‘糈椒’只適宜去拜見鬼神,實在見不得‘人’也。 可能由于「梳蕉」音同‘糈椒’,而人手空無一物的手指形狀恍似一「梳蕉」,音義通俗易明,卻逐漸把‘糈椒’本來帶歇後語的意義抹掉了。  
‘蕉’在粵語中的意義也是挺豐富的。 蕉可以用來形容誤中敵人圈套,吃了虧後,我們可以這樣說:“估唔到渠比只蕉皮我踩”,誤踩蕉皮仰跌之痛可想而知。 此外,生氣時也可以用蕉直駡人。叫人食屎,我們便說:“食蕉啦!”。
談起吃屎,在《子不語‧誤嘗糞》中描寫的一段故事相當趣怪。故事概要如下 
「有食家某君,對烹調河豚甚有心得。 有一天,他特地約了五位友好到他家中吃河豚 衆所周知,河豚若烹宰不得其法,吃的人便會中毒而死,故此河豚儘管非常美味,人對‘拼死食河豚’的風險仍是不無顧忌的。正當大快朵頤之際,其中一人突然口吐白沫,倒地作休克狀衆人自然大驚,都以爲這是中河豚毒的徵狀,急急忙忙地以屎漿汁灌飲他,設法替他解毒可是過了一段時間,依然未見他復蘇,衆人至此開始擔心自己也有中毒的危險,在‘寧可先服藥,有備無患’的心理因素影響之下,各自都飲了一杯屎汁以策安全。 如是者擾攘了好一會,那中毒的人竟然慢慢蘇醒過來,人才告鬆了一口氣,深自慶幸及時救了他的一命,遂將解毒的經過告訴了他一回。 卻獲告知,原來他剛才並非中了什麼河豚毒,他只是羊吊病突然發作而已。 真相大白,各人至此方知枉自‘盲搶屎’了一場。登時噁心,忙不迭地又嗽口又嘔吐不住。一衆難兄難弟,惟有相投以目窘笑而已。   
時代進步了,有些人對食屎卻甘之如飴,視‘猫屎咖啡’高級飲料,不惜重金羅致。 山人以商業經濟的角度推度之,估計第一位品嚐這珍味的人,必然是品味高尚的食家無疑。 
很懷念那果香郁然,味道甜美的香蕉,山人不嘗香蕉久矣。 最近墨爾本市面的香蕉貴得驚人,每公斤售價高達十二元有多。此一時彼一時,誰還敢說帶兩梳蕉到人家中作客是不體面的?!
23/06/2011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