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7月27日 星期一

「無尖不商」究竟在說明什麼?



「無尖不商」究竟在說明什麼?


談「無尖不商」,自必然聯想到「無奸不商」《義山雜纂》云:『未得便信:驢牙郎做咒。媒人夸好女兒。』,對商人的評價也如是大抵賣驢經紀發毒誓和媒人婆推銷老婆,影響人的生活質素至大,經驗所得,遂形成了人不奸詐,就做不成商人之「無奸不商」偏見。其實豈獨商人不可信,醫生的說話亦不必盡信。試看看就食水含鉛超標事件,香港衛生防護中心監測及流行病學處主任,程卓端醫生竟說:“……若拉勻一生去計算,只要飲用的水含鉛量平均低於世衛準測值,就不會明顯威脅健康。”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1ZiC0Su20U

一般意見認定「無尖不商」被人誤會成「無奸不商」,乃是因為北方話“奸、尖”二字同音所致。 話雖如此,山人倒相信,這個語音誤會是古人運用文字技巧刻意營造出來的。同屬此類的諺語如「狗屁不通(狗皮不通)、「三個臭皮匠(三個臭禆將),勝過一個諸葛亮」。 

然則「無尖不商」究竟在說明些甚麼東西呢? 文句中之「尖」與「商」,相互間又有些什麼必然的關係呢? 有人認為「尖」是指米商賣米時,特地在裝米的容器內多放一點米,並撮成「尖頭」形狀,故示多送一點,作為惠顧之意云云。   

山人對「無尖不商」的含義,則有自己的看法。但凡諺語都具備著一定程度的生活哲理,若按照這個方向推敲之,「無尖不商」當然不會例外,定然會說出一些符合商人本質的東西。  

“商”在古人眼中有特別的定義,所謂“行商坐賈”是也。唐詩白居易之《琵琶行》云:『老大嫁作商人婦,商人重利輕別離』。“商”即是“商人”,亦即是“行商”,“行商”即是靠轉運或販賣貨物維生之流動商販。“坐賈”有固定的營業店舖,業務規模相對比流動商販大。 山人認為「無尖不商」的「商」,當是指“行商”而言;「尖」則是指“尖宿”、“尖站”之類。

“尖宿”、“尖站”二詞可見於下面二書:

      《春明夢錄‧清‧何剛德》:『德宗大婚之次年,孝欽太后率宮眷赴東陵祭掃,……。京距陵二百四十里,沿途鏟平民田,築成禦道,……供隨扈者往來。每日兩尖站一宿站,到處舊有行宮,規模具備。……亦有站短日未斜而即歇者。有一次,勒令其趕前三十里,到時則食宿種種不備矣。此行路不能自由之苦也。尖站宿站,每站必設行館,高張標榜,美其名曰“行台”。』 (文字描述慈禧太后率領宮眷到東陵掃墓的情景。)

‧《春明叢說‧清‧俞蛟‧俠客傳》:『竇店距彰義門二十里,為旅客尖宿之所,亦南北往來必經之地也。』 (文句是說,竇店距離彰義門二十里,是南北兩地往來旅客之必然歇腳之地。)

總括上面兩段文字,可知“尖站”是給旅客小息的小站頭,只提供吃飯和暫時停腳的地方。“宿站”是一日路程既終之歇息處,這裡自然是讓人留宿過夜的了。“尖宿”一詞是指旅客可隨意作短暫逗留,或作長時間停留。

「無尖不商」的意思,就是:“沒有遊客區是沒有商人出來兜生意的”,說得再直接點,就是:“凡有遊客出沒的地方,就有商人出來兜生意”。

「無尖不商」只不過是說出商人的本質,形容商人對金錢的觸角十分敏銳──“那裡有利可圖,那裡就有他們的影子”,亦同時借同音字來嘲諷商人狡詐,如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