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2日 星期二

廣東俗語:俾人「窒住」

廣東俗語:俾人「窒住」

中共大好友橋水創辦人Ray Dalio警告說,中國必須採取一系列如他所建議的手段,才能及時管控好中國的龐大債務,否則中國將會像日本經歷失落十年,或甚至三十年云云。 對於一個拒絕學習文明的政權來說,豈止是失落三十年所能了得? 這位先生妄圖教牛逐兔已屬可笑,還將日本和一個不重視國際法規的土匪政圑類比,簡直是對文明人的莫大侮辱。金融佬不知人,眼中只有錢幣,可見一斑。

廣東人有一句常用俗語,形容自己的說話,被人直接駁斥,就會說:“我俾人「窒住」晒。”。直接駁斥人,就會說:“我即刻「窒住」渠。”道廣東人如何「窒」人的呢?

且以中共外交發言人林劍近日在一次新聞發布會上的說話爲例,他說:“中國始終堅持並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實現了過程民主和成果民主,程序民主和實質民主,直接民主和間接民主,人民民主和國家意志相統一,是全鏈條全方位全覆蓋的民主,是最廣泛的最真實的,最管用的社會主義民主。”

“不如直接說人話易明得多:‘中國始終堅持並發展全過程人民奴隸,實現了過程奴隸和成果奴隸,程序奴隸和實質奴隸,直接奴隸和間接奴隸,人民奴隸和國家意志相統一,是全鏈條全方位全覆蓋的奴隸,是最廣泛的最真實的,最管用的社會主義奴隸。’” 這種說話方式,廣東人名之爲「窒」人。

廣東人口中的「窒住」或「疾住」,只不過是音譯字而已。「窒住」或「疾住」的正字,應當是「𠍹𦤻」二字。 查字典,𠍹,《廣韻、集韻》𡘋戶洽切,音劄。忽觸人也。 𠍹北方讀音zhà,即是粵音‘札’。 𦤻,音窒,北方音zhì,近粵音‘煮’。《廣韻》𠍹𦤻,愛觸忤人也。「𠍹𦤻,《集韻》牴牾也,一曰不循理。不循理,即是不講道理。

廣東人習慣將一個辭彙的語音直搬過來使用的,故此將「𠍹𦤻」的北方語音「zhà zhì」(札煮)直搬過來,即是我們廣東人口中的「窒住」了。所謂「窒住」,其實即是「𠍹𦤻」。 

廣東人有時只單用一個「窒」字。謂人愛以說話頂撞人,則說:“渠「窒」人唔使本”。然而愛「窒」人,未必即是表示其人是有道理的。

“「窒」人唔使本”,山人認爲當以“𦤻人唔使本”這個𦤻」字較爲妥當。因「𦤻」音‘窒’,當作動詞用時,不必轉讀,而「𦤻」字本身亦有不循理的意思。

 

茲送上兩則故事和讀者分享:

相回特色

髬耏(音丕而)赤羽雕道:“點解啲盜賊咁唔怕死,越越多忌?”赤羽雕說:“重未算多如家先至系剛剛開始咋!” 髬耏道:“點解會有咁多賊忌?”赤羽雕說:“按照你施政的軌走下去第日人人都變成賊。” 髬耏道:“我倒想聽下你嘅說法。”赤羽雕說:好耐好耐以前,有猛獸蠪蚳在岷山和嶓山一帶出沒爲害蜀王於是派相回領兵去討伐他相回畏懼不敢前進只在附近築了一度土牆,實行長期固守便算。他的士兵亦日日當地百姓食而已,弄到百姓苦不堪。此事傳到神話中,五大力神之一的五丁耳裡,於是運起神力開大山,引來水助攻,一舉將蠪蚳捉來殺掉。 相回一聽蠪蚳已死,馬上毁牆而出,將蠪蚳的屍體運回去向蜀王領功報稱是自己的軍隊殺的。 大力神五丁不值相回所爲一怒之下也將相回殺掉並且推倒天彭山來堵塞江水回流江水倒灌,淹沒了蜀王的王宮蜀王被迫爬上樹頂呼救,叫聲悽厲的杜鵑就是由蜀王化成的。 今日的所謂人民領袖,他們個個都是相回老百姓不甘心被殘暴的蠪蚳當肉拿來吃的民怨怎會不像大力神五丁一樣,一下子爆發了起來的呢?” 原文見:《郁離子.明.劉基》:『髬耏問於赤羽雕曰:“盜日殺而日多,何也?”赤羽雕曰:“未也,而今方多耳!”髬耏曰:“何若是甚也?”赤羽雕曰:“乘子之車,循子之軌,天下之生將盡為盜。”髬耏曰:“請聞之。”赤羽雕曰:“昔者蠪蚳暴於岷嶓之間,蜀王使相回帥師伐之,畏弗進,作土門而壁焉。其士卒日食於民,民瘵弗堪。於是五丁鑿山以出於江之源,擒蠪蚳殺之。相回聞蠪蚳之死也,毀壁而出,取其屍以為功,曰:‘我之徒兵實殺之。’五丁怒,殺相回,排天彭而壅之江,江水逆流,覆王宮,王升木而號,化為杜鵑。今天下之治盜者皆相回也。民不甘喂肉於蠪蚳也,能無泄五丁之怒者乎?”』 

山人云:相回的處事特色是作土門而壁焉」,偏偏這位橋水創辦人想相回身先士卒去做實事,實在太不了解相回了。 行黑路,不可不帶探路燈呀!

 

噬狗

楚王問陳軫道:“我對士人的已經極其禮待的了,爲何天下之賢士都不來我處呢?”陳軫道:“我年輕時曾到過燕國遊玩,我居住的地方是燕市內的一家旅館,旅館的兩旁也是客店,惟獨以東邊的一家設備最齊全,客人日常所需的蚊帳床褥和飲食器皿,應有盡有,可是光顧該店的客人卻少之又少,每日亦不超過一二名。有時甚至整日都無客人光臨。 好奇心驅使下,查問其中緣故,原來該客店的主人蓄有惡狗,一聽見門外有人聲,就馬上飛撲出去咬人。故此除非客人事先得到店員的招呼,否則就無人敢踏進該店範圍一步。 現在大王的國門不是也有咬人的惡狗嗎?這就是士人不敢來的原因了。” 原文《郁離子.劉基》:『楚王問於陳軫曰:“寡人之待士也盡心矣而四方之賢者不貺寡人何也?陳子曰:“臣少嘗游燕,假館於燕市,左右皆列肆惟東家甲焉帳臥起居,飲食器用無不備有,而客之之者日不過一二或終日無一焉。問其故則家有猛狗聞人聲而出噬非有左右之先容則莫敢躡其庭今王之門無亦有噬狗乎?此士之所以艱其來也。

山人云:日本的問題豈可同中國目下的問題相提並論。日本過去嘅經濟停滯,系人理財嘅問題。而中國目下嘅債務問題,系狗咬人嘅問題。白骨疑象,咪將人骨筷子,當系象牙筷子至得假!

2024年3月3日 星期日

廣東俗語:「日頭唔好講人,夜晚唔好講神」

 

廣東俗語:日頭唔好講人,夜晚唔好講神」

世上本無事,庸人自擾之。獨裁政權的最致命缺點,就是體制內無制衡獨裁者做儍事的力量,偏偏世上愚人多而聰明人少,所以做壞事的獨裁者甚多,而做好事的獨裁者甚少,這是文明社會的悲劇。近日有人放著民生經濟的急事不管,爲了滿足其個人的排外心態,竟無聊到將 Year of Dragon」改爲「 Year of Loong」。新年流流,硬要把好好的龍,惡攪成「燶」,可爲一笑。

廣東人有一句形容事有湊巧的俗語,例如剛剛和人談起某人,某人就適時出現,這時話者就會用這句俗語說:“隨講隨到,真系「日頭唔好講人,夜晚唔好講神」!” 「日頭」即是大白天的意思。全句俗語的意思是說:“在大白天不要說人是非,在晚間不要說鬼神之事,否則有關的人和神就會出現在眼前。”

俗語「日頭唔好講人,夜晚唔好講神」雖然是無稽之談,但它是一個很古老的俗語,早在唐朝時就已經見到。

唐朝大文學家柳宗元在他的《龍城錄夜坐談鬼而怪至文中說:名詩人李益韓愈和他三人是好朋友。三個人有一次聚在一起挑燈夜話,大談鬼神故事。當時正值風雪交加,天氣十分寒冷,透過窗間,看見外面有無數微弱的小光點,像螢火蟲一般在游移流動。過了不久,這些游動的小光點,竟然成千上萬地透過窗口湧進室內,時聚時散,聚時則形成圓鏡狀,在房內來回飛動,然後又散開,然後突然化成一聲巨響而消失無蹤。 我們三個人之中,以韓愈爲人最剛直堅強,亦被這種詭異的景象嚇到面無人色。 李益和我就更加嚇到軟倒在坐位前,兩手唯有緊掩著雙眼不看便算。 俗語云:『白日無談人,談人則害生;昏夜無說鬼,說鬼則怪至。』實在不無道理的!自此以後,我們三個人的際遇都不好。   原文《龍城錄夜坐談鬼而怪至》:『君誨嘗夜坐,與退之三人談鬼神變化,時風雪寒甚,窗外點點微明若流螢。須臾,千萬點不可數度頃入室中,或為圓鏡飛度往來,乍離乍合,變為大聲去。而三人雖退之剛直,亦為之動顏。君誨與但匍匐掩目前席而已。信乎俗諺曰:白日無談人,談人則害生;昏夜無說鬼,說鬼則怪至」,亦至言也。三人後皆不利。

白日無談人,談人則害生;昏夜無說鬼,說鬼則怪至屬駢文體,意思是說,白天不要談論人家的長短是非,否則就會因口舌而招惹災禍;晚上不要談鬼神之事,否則就會招惹鬼神到來作祟。

由此可知,我們今日的「日頭唔好講人,夜晚唔好講神」,其實是諺語:白日無談人,談人則害生;昏夜無說鬼,說鬼則怪至的簡化版本而已,俗語本身的意思至此得到合理而詳盡的解釋。

 

茲送上兩則故事和讀者分享:

好事不如無事

明朝學者陳眉公對他的門人說:“他在南湖讀書時,每逢有飲有食,例必拿一些來餵雀鳥的,不料卻吸引附近的小孩子用網羅來捕捉他餵食的雀鳥。因此他告誡門人說:‘隧人氏教人民用火煮食,不料秦始皇卻用來焚書烹儒;閰立本和吳道子是名畫家,他們在寺院牆壁上畫地獄諸般酷刑形狀,本意是以此嚇阻人勿做壞事,不料酷吏卻用來刑訊疑犯。從來好事都被惡人破壞,就以餵食雀鳥一事爲例,本來一番好意施食,不料卻惹來小孩動殺機。所以說,亂做好事不如無事。’ 原文見《快園道古.明.張岱》:『陳眉公曰:“余讀書南湖,每飲必施鳥,童子遂於施食處張羅待之。余謂門人云:‘隧人氏教民火食,而秦始皇以之烹儒焚書;閻立本、吳道子畫地獄變相於寺壁,化導愚頑,而酷吏仿其刑具以恣羅織。自古好事嘗被惡人弄壞,即鳥食一事,所施未幾,而童之殺心動矣。故曰:好事不如無事」。’”』 

山人云:好事尚且不可亂做,何況爲了滿足個人虛榮,做一些不務正業,無聊透頂的儍事。

 

俗子 廣西省昭州的山水十分美麗,當地的郡園有一個亭名叫「天繪」。南宋高宗建炎年間,呂丕爲郡守,認爲「天繪」的名字和金國的年號「天會」很接近,要更改它的名字。於是求靜居在當地的名士徐師川代爲改名,可是遲遲都未見有回覆。呂丕乃轉而求范滋,「天繪亭」從此改名爲「清輝亭」。 徐師川不知亭已改名,直至有一天扶著枴杖路過此亭,偶然抬頭一望,才發現亭名已換,又發現「天繪亭」的亭記碑被棄置在附近的泥濘中,忙命人洗去石上的汙泥細看,原來碑文是當時的寺丞丘濬所作的。碑文大意說:“我求神擇勝杯而得此亭名爲「天繪」,意指其地風景自然生成之故。後來某年某日,當有戇居仔將亭名改爲「清輝」。 郡守因多事,致惹古人辱駡,令人發笑。”考核范滋改名之日子,竟和碑文上所刻的日期絲毫無差。 原文見《春渚紀聞.宋.何薳.卷二天繪亭記》:『昭州山水佳絕,郡圃有亭名天繪。建炎中,呂丕為守,以天繪近金國年號,思有以易之。時徐師川避地於昭,呂乞名於徐,久而未獲。復乞於范滋,乃以「清輝」易之。一日徐策杖過亭,仰視新榜,復得亭記於積壤中,亟使滌石,視之乃丘濬寺丞所作也。其略云:「余擇勝得此亭名曰天繪,取其景物自然也。後某年某日,當有俗子易名『清輝』。可為一笑。」考范易名之日,無毫髮差也。

山人云:祝讀者Year of Dragon」好運,一年笑到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