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1日 星期三

廣東俗語:「捉黃腳雞」



廣東俗語:「捉黃腳雞」

我家後園日來忽然熱鬧起來,鄰居的大花貓整天賊頭鼠腦的,不時在園內窺探,神情猥瑣,似有不可告人的勾當在進行中。 長青樹的枝椏間有一雙褐黃色不知名的雀鳥,烏頭黃嘴黃腳,正在營巢生兒育女,原來大花貓苦心孤詣的是這對「黃腳」鳥。 大花貓心目中想捉黃腳鳥,我們的廣東俗語中則有「捉黃腳雞」。      
廣東俗語「捉黃腳雞」是一個老千局的名稱。受害者因好色肇禍,被人裝局捉姦當場,最後被迫乖乖賠錢解困。此類受害人謂之被人「捉黃腳雞」。 
有人說「捉黃腳雞」是‘捉公雞’的意思,然而據山人對雞的認識,捉雞的方法很多,實不必大費周章,設局將公雞‘捉姦在床’的。加上雞天生有夜盲的缺憾,自感夜間缺乏安全,故有日暮回籠的習性。所謂‘雞眼’即是指此。故此再難捉的雞,一到天黑全都躱在籠內,行不得也哥哥,任人魚肉可也。 山人認爲「捉黃腳雞」的黃腳雞,當是另有所指,未必是「捉公雞」的意思。 
順便一談公雞的德性。別以爲公雞是個君子,自必大受異性歡迎。古人雖譽公雞有五德,《韓詩外傳》中稱讚公雞有五德:『頭戴冠者,文也;足搏距者,武也;敵在前敢鬥者,勇也;見食相呼者,仁也;守夜不失時者,信也。』。 其實公雞是個不解溫柔的莽夫,不擅調情不在話下,簡直是個的急色鬼,視做愛如同禦妓,只知以食餌誘使母雞接受親近,從而啄頸扯羽,騰那追逐,一副予取予携的大爺嘴面,與其說是做愛,倒不如說是蹂躪好了。難怪母雞甘心接受公雞多妻,寧願借助姊妹以分「享」其公雞丈夫。母雞有多享受公雞的愛可想而知。   
詆譭公雞的話說夠了,言歸正傳。山人認爲廣東俗語的「捉黃腳雞」只是‘裝黃雀計’的諧音罷了。廣東俗語中的「黃腳雞」並不是什麼皮黃肉厚,滋味可口的大公雞。「黃腳雞」其實只是一隻小小的黃雀而耳。   
‘裝黃雀計’可算是一個老千局的名目。歹徒一旦掌握了目標人物好色的弱點,便會精心佈置一個色慾陷阱,先以美若貂‘’的美女色誘之,讓色迷心竅的色‘’墮入圈套,等到時機成熟,黃雀便出來吃定了此色‘’了。
‘裝黃雀計’是由成語故事『螳螂捕蟬,黃雀在後』變化而成的。查詞典的出處,這成語源自《莊子·山木》:『睹一蟬,方得美蔭而忘其身,螳螂執翳而搏之,見得而忘其形;異鵲從而利之,見利而忘其真。』; 又漢‧韓嬰《韓詩外傳》『螳螂方欲食蟬,而不知黃雀在後,舉其頸欲啄而食之也
‘裝黃雀計’的‘裝’字在粵語中,有所謂設局陷害人“裝人彈弓”;又‘裝’字用作設置老千局的用法,亦見於《北軒筆記》:『裝局取物,俗語謂之設法受者非惠,與者如棄… 
類似「捉黃腳雞」的諧音俗諺,亦有見於古籍中。如《宋稗類鈔》:『淮南諺曰:「雞寒上樹,鴨寒下水。」驗之皆不然。有一媼曰:「雞寒上距,鴨寒下嘴耳。」上距,謂縮一足。下嘴,謂藏其味於翼間。』; 又見《廣陽雜記》:『俗云“夏至有風三伏熱,重陽無雨一冬晴”,《感精符》云:“夏至酉逢三伏熱,重陽戊遇一冬晴”』
總的來說,「捉黃腳雞」即是‘裝黃雀計’。‘黃雀計’的運作概念,就是利用‘蟬’做餌,誘使獵物‘螂’墮入‘黃雀’預設的陷阱內。‘黃雀’是這個計策的主宰者,明矣!  

年輕時了無牽絆,一有空暇,總喜歡到朋友家留連聚會有一次話題轉到成語「偷雞摸狗」的問題上。大家都認爲偷狗已難,當著狗主人面前偷狗而能全身而退更難。說紛紜依啊間…,朋友的叔叔卻在一旁哂笑道:“這有何難?他在鄉間就見過有人以色誘的方法偷狗。方法是把沾上母狗發情分泌物的布條纏在腳跟,並以長褲管掩蓋好,然後到有狗隻的地方走一遭,雄狗受到性的呼喚,自然乖乖隨著該人到僻靜的地方去「損軀」了。”     
狗好色,被人「捉黃腳雞」可致性命不保;人好色,被人「捉黃腳雞」可致身敗名裂。色字頭上一把刀,信焉!

黄雀的故事也有現代版。據已故香港政客司徒華自傳《大江東去》所述,當年拯救六四民運分子的《黃雀行動》,它的命名是本自曹植詩《野田黃雀行》:『高臺多悲風,海水揚其波。利劍不在掌,結交何須多?不見籬間雀,見鷂自投羅?羅家見雀喜,少年見雀悲。拔劍捎羅網,黃雀得飛飛。飛飛摩蒼天,來下謝少年。』。 
詩中的少年揮劍破網救黃雀出生天寓意司徒先生組織力量設法營救民運學生出險境。《黃雀行動》的故事是題外話,與本文廣東俗語「捉黃腳雞」無關
28/09/2012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