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1日 星期三

廣東俗語:「擔屎唔偷食」



廣東俗語:「擔屎唔偷食」

形容人誠實可靠,廣東人有一句甚爲奇怪的俗語──「擔屎唔偷食」。 稱讚某人十分誠實,廣東人常常都會以類似的說話曰:“渠學歷雖然唔高,但勝在「擔屎唔偷食」,由他管帳最可靠。”        
「擔屎唔偷食」這個莫名其妙的俗語,不可能從字面的意思去理解。試想想,一個負責搬運的擔屎工人,偷屎去賣或有之,再笨,再饑餓也不會食屎,而且還怕被人發覺,要躲起來偷吃,這無論從人性或字義的角度去理解,都是說不過去的。 現在這句話竟然還用來稱許別人的誠實,顯然話中另有玄機,必有一番說法的了。
「擔屎唔偷食」和屎攀上關係,不過是‘不美麗’的想當然誤會而耳。要解說「擔屎唔偷食」的來歷,有必要先從明代大儒陳獻章這個人說起。
陳獻章是廣東人,他研究學問主張端坐澄心,因而創立了江門學派。又因他居住在新會縣白沙村,故明清學者均稱呼他爲白沙先生。 白沙先生善書法繪畫,據說他的書法能作‘古人數家字’,當時的人以能收藏他的片紙字畫爲榮。晚年,他爲了節省金錢,索性以白茅造筆替代,自創了‘白茅筆’字體。他善畫梅花,在家門柱上自題“烏音人人來”,意謂前來求畫的人多是所謂「一句唔該使死人」之徒,都無付潤筆費,故此以鳥聲“白畫,白畫”喻之。
白沙先生人耿直清高,辭官退隱家鄉過著清淡的日子,寧願向鄉里借貸,也不願接收受朝廷的俸給當時的都禦史鄧廷瓚就曾命令地方官員按月送米一石給他,都被他拒絕了。見《堯山堂外紀‧八六卷》記載:『白沙初年甚窶,嘗貸粟於鄉人,都禦史鄧廷瓚檄有司月致米一石,歲致人夫二名,卻之以詩云:“孤山鶴啄孤山月,不要諸司費俸錢。”行人左輔出使外夷,以其師意致白金三十星,亦拒而不受。』 
廣東俗語的「擔屎唔偷食」,就是因爲白沙先生的正直,寧願借貸也不願偷食朝廷一石米的故事而來。當時的人便以‘儋石不偷食’來稱道他能清廉自守。‘儋石不偷食’的意思是說,他老人家不願苟且貪吃朝廷尐多米粮。 ‘儋石不偷食’訛變成粵語的「擔屎不偷食」。句中的‘一石’即是‘儋石’;‘儋石’又有少量的意思。 ‘儋石唔偷食’的‘偷食’在這裡不是指一般的偷吃東西,而是指不苟且飲食的意思(參看下面‘偷食’的註解)。  
‘儋石不偷食’本是人們稱讚白沙先生清高的說話,這句話後來便被借用來稱讚誠實有節氣的人了。 大抵元、明代以來,不少詩歌已漸趨今日的白話文體。例如韓邦靖的《山岥羊》:『我如今心兒裡不緊,意兒裡有些懶,如今一個個平步上青天……』文中句子的語法顯然與今日的北方語無異。 試以今日的普通話說‘儋石不偷食’,更神似粵語的「擔屎唔偷食」了。 
‧查《康熙》‘儋石’:儋受一石,故稱儋石(dàn shí)。用以計量穀物。查《國語辭典》儋為可容納一石穀物的容器,故稱為「儋石」。也用來指少量的糧食。晉˙陶淵明˙勸農詩六章之五:「儋石不儲,飢寒交至。」明˙馬中錫˙中山狼傳:「往年家儲無儋石,今麥收多十斛矣。」
‧查《國語辭典》‘偷食’:(1)除了偷吃東西的意思外;(2)‘偷食’還有苟且飲食的意思。《左傳˙昭公元年:『吾儕偷食,朝不謀夕,何其長也』。  
  
在報紙中讀到一則負責招募員工的專家調查報告
報告說,大約六成以上的受訪人士認爲,紋身影響求職的成功機會,尤其是應徵一些金融、法律或與顧客服務有關行業的職位更爲困難。專家建議求職者面試時,應把紋身標記隱藏起來。
誠信是發乎個人內心的道德修養,不可能按照其人的學業履歷作鑑定標準。金融投資和顧客服務是十分保守的行業,是講求「擔屎唔偷食」的行業,形象至爲重要。
雖說雇主聘用員工「以貎取人,失之子羽」,但一想到要狀類梁山泊九紋龍的員工,向思想保守的投資客戶提供財務服務,在山人看來似有點挑戰性了。

就香港政府企圖立法通過替補機制一事,香港政府官塲醜態百出。先不說香港立法會主席曾鈺成打破議事常規,突然濫用主席權力,終止四位反對該法案的議員於本星期三所舉行的通宵「拉布( Filibuster)」議事程序。香港立法會原定翌日早上九時續會,政府預算夥同保皇黨衆,草草立法通過這備受爭議的替補機制法案了事。  
無奈一衆保皇黨議員不成器,未能齊齊準時到會,主席曾鈺成了避免流會,夜長夢多,被迫又一次打破議事常規,以主席名義臨時決定延遲半小時開會。及至開會時,被屬人民力量的陳偉業議員要求解釋時,曾鈺成說此乃因天文台發出黃雨警告云云可是從議員的手機顯示,曾鈺成是在839分通知議會押後開會,但天文台是在855分才發出黃雨警告。究竟曾主席是生神仙能預知黃雨,還是偏袒政府?
「擔屎唔偷食」是誇讚人恪守信諾的話,香港立法會主席曾鈺成的僞民主僞公正,他肯定沾不到邊
19/05/2012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