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1日 星期三

廣東俗語:「包彈」


廣東俗語:「包彈」

“有「道」則見,無「道」則隱”,這句話用來形容螞蟻最恰當。天生是監察者的螞蟻,隨著墨市天氣日漸回暖,開始活躍起來。半絲殘渣肉屑,些微縫隙孔洞,螞蟻必會逐嗅探「道」而來。家居發現蟻蹤,若不設法堵塞其來路,再多的滅蟲劑,山人認為最終只會殺人而不能驅蟻。 有些人洞察入微,批評別人的一確二的,話語雖然不動聽,也是天生的出色監察者。 所謂監察,即是廣東人口中逢事必批評的「包彈」。                 
「包彈」據說源自北宋仁宗時,曾任監察御史的包拯的事蹟而來。清代潘永因編的《宋稗類鈔》云:『包拯為臺官,嚴毅不恕,朝列有過,必力彈擊,故言事無瑕疵者曰沒包彈。』 包拯俗稱包公,由於他清正剛直,朝廷命官有過失,包公定必予以大力彈劾及批評。由是見人有過失必彈劾的行為稱為「包彈」;事情完美無瑕疵曰「沒包彈」。 廣東人則說,凡事皆批評為「包彈」;謂事情完美無瑕為「無得彈」。
說包公,其實史書中並沒有黑面包公的記載,戲劇中包公的黑面形象,大抵來自中國民間傳統尚黑忌白的緣故。相傳夢見黑虎乃夢見財神,反之白虎是主弔喪之凶星。俗稱玄壇的武財神趙公明也是黑面濃鬚,騎黑虎,一手執銀鞭,一手持元寶。
山人懷疑黑面包公與面如黑炭的灶君神有關灶君神(俗呼竈公)好直言無隱,竈公每年十二月二十四夜必上天報告一家所行善惡以定賞罰;包公剛正不阿,朝列有過必彈劾。二人形象被人互相混淆亦未可料。   
形相混淆的例子亦見於文財神韓文公的身上。據《堯山堂外紀》記載,韓文公本來是唐朝的韓退之。韓退之體肥而髯薄,後來不知何故,被人誤以小面髯美的南唐人韓熙載的長相更代。後人不復可辨,結果肥仔韓退之被人強制節食,變成了靚仔韓熙載。話題扯遠了,言歸正傳。
「包彈」本自包公的說法亦有商榷的地方。「包彈」亦見於比宋朝更早的唐人李商隱撰的雜纂》中。《雜纂‧不達時宜》:『不相稱強學時樣妝束。下賤人前談經史。向娼婦吟詩。認他高貴為親。入境不順風儀。將男女赴筵。隔席和人唱。殘食還主人。誇男女伎倆。將主人酒食做人情。筵上啜醋聲。筵上包彈品味。獎男女嬌呆。』 由於《雜纂‧不達時宜》屬於生活雋語體文字,可讀性甚高。山人試以時下語言演繹之
“《核突》:大鄉里學人扮新潮與奸官講仁義道德和拜金女子講心。向富貴人家攀親引戚。入鄉不隨俗,犯衆憎。一人受邀,全家赴宴。隔席呼朋引類自以為豪放。以吃過不潔的東西回敬主人。自揭與人上床秘史。逕取主人酒食轉贈別人,慷他人之慨。食相似豬,喋喋有聲旁若無人。儼然以食家自居,席上大彈主人家的酒食。自詡審美專家,肆意對別人評頭品足。” 上述種種醜態,可有似曾相識的感覺?! 有則改之,無則嘉冕千祈咪失禮死人就好了。 
話得說回來,《雜纂》雖說是李商隱的作品,但書中文字淺易明白與李商隱的詩風迥異,山人懷疑或是後人冒名之作亦未可料
概括而言之,廣東人對「包彈」的用法很靈活。猛烈批評別人的不是,叫亂「彈」;事無大少,雞蛋裡挑骨頭曰「左彈右彈」;見事不合必起而批評,叫「包彈」;吹噓自己的工作完美無瑕為「包無得彈」。總之,乜都可以「彈」等等……。

民主自由社會應容許被人「彈」。
我們維省的一位自由黨政府議員MP Geoff Shaw,在議會內疑似揮動不文手號,被人「大彈特彈」。
香港DBC數碼電台才開台不久,懷疑「包彈」政府施政,結果遭人以疑似「股東商業糾紛」的理由制止廣播。從此山人少了一個可以在網上收聽香港消息的好電台
孔子云:“有道則見,無道則隱”。山人說:“有道則「包准人彈」,無道則「包無准人彈」。”
26/10/2012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