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6月25日 星期四

廣東俗語:「八婆」



廣東俗語:「八婆」
世事之奇幻與荒謬,有時比攪笑劇的情節更不可思議。就以近日香港議會表決政改時發生的「等埋發叔」事件,已令那些敢想而不敢寫的編劇人自歎不如了。結果重蹈淝水之戰覆轍泛民以少勝多,竟以壓倒性的大多數票否決了政改方案。 事後有分「等埋發叔」的議員,哭哭啼啼以自明有之,指斥別人不是有之,互相推諉責任有之,絮絮叨叨,似與投票結果28比8遙遙相呼應。
廣東人對數字十分敏感,尤其是八字,一三八、一六八、八八八,幾乎逢八必愛。然而八字也不盡然是好東西,用來辱罵女性的俗語「八婆」則屬例外
「八婆」是一個不能從字面推敲,意義模糊的俗語,被罵者往往心裡雖然極不高興,亦無法具體地說出一個所以然來
何以女性被罵是「八婆」而不是九婆,或是其他的數目字婆呢? 山人認為「八婆」是由“女魃”衍生出來的,借“女魃”喻被罵者潑辣兇悍。 至於近年有人罵男人為「八公」者,大抵只是出於對仗的想法罷了。
其實罵女人為「八婆」的說法,並非廣東人獨有,只因其他地方之表達方式有異,故被忽略而已。 《清稗類鈔‧譏諷》記載的一段男女相罵的文字是個好例證。原文云:『則聞男罵女曰:“女,女魃也,女禍也”少頃,則聞女之罵男,也其言曰:“爾亦男色耳,何自大為?!”』 山人以口語翻譯之:“但聽到男方罵女方道:“女人,正女魃嚟,女人正禍水嚟!”女方回嘴道:“你好叻咩?你都系「契弟」嚟咋!” 
或問“女魃”系乜女神?“女魃”其實是遠古神話裡的一位女神。 據《山海經‧大荒北經》記載,她身穿青衣,有收乾雨水的神力,故被稱為旱災之神。 黃帝和炎帝大戰時,炎帝命蚩尤攻打黃帝,蚩尤召風伯雨師縱起大風雨助陣。黃帝則派應龍應戰,應龍不能取勝,因只有蓄水之功,而無止雨之力。黃帝於是從天上請“女魃”下凡來助戰,終於把風神雨師打敗,並將蚩尤殺掉,可是女魃亦從此留落人間。因女魃仍擁有止雨的神力,故所到之處均釀成極嚴重的乾旱,黃帝為了避免她再為禍人間,最後只好把她安頓在赤水之北方。 雖然如此,女魃偶爾也會偷偷出外遊蕩,故各地不時仍有乾旱的情況發生。 咦!原來女魃最近改了個英文名,她叫climate change(氣候變化)」。
介紹過“女魃”後,開始解說我對「八婆」的看法。先查字典“魃”字:《唐韻》薄撥切《廣韻》《集韻》《韻會》《正韻》蒲撥切,音‘跋’。 再查“旱”字:《集韻》下罕切,音悍。義同。可知“旱”古通“悍”。 可知「八婆」是借“女魃”的旱暴,隱喻婦人的兇悍貌。 廣東人罵女性「八婆」,其實是罵對方是惡通街嘅悍婦(肆虐地方之旱神)。
論悍婦,不能不說唐中宗的二女宜城公主。宜城公主發現駙馬裴巽有姦情後,妒火中燒不在話下,即時命人把小三捉來劓鼻削耳不得止,竟想到用從小三下體割下的陰戶皮,貼在丈夫的面上來凌辱他。仍不甘心,更迫他以戴著陰戶皮的面孔到辦公廳與屬僚見面,手段之辣不可謂不驚世駭俗。事後皇帝不過是將夫婦二人降級處分了事,不旋踵又將二人恢復原位。 山人云:這是富有中國特色之法治精髓,誰做皇帝誰就是法律,難怪中國人這樣歇斯底里地熱衷做皇帝。 
說完悍婦的典範,繼續解說對「八婆」的看法。正因為古人相信旱災是由“女魃”所造成的,《詩經˙大雅˙雲漢》:『旱魃為虐,如惔如焚。』,“悍”字漸漸成了形容女性野蠻不講理的專用詞,例如《宋‧王‧過浯溪讀中興碑詩》『牝咮鳴晨有悍婦,孽孤嗥夜有老奴,“魃”字反而逐漸被人隱而不論,這可解釋「八婆」為什麼變得難以理解的緣故。
又古文習慣將名詞放在前面,例如“后羿、后稷”,“后”在這裡有君主的意思,若按今人的語法便是“羿后、稷后”。同理,“女魃”即是“魃女”。 又因為廣東人習慣呼少女為‘妹’,呼婦人為‘婆’。“魃女”一詞,經過廣東人口語轉述下,少女呼為“魃妹”,婦人則呼為“魃婆”。因為“魃”音‘跋’,語音甚似‘八’字,由是“魃妹、魃婆”經過耳語相傳下,順理成章地變成了今日之「八妹」、「八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