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1日 星期三

廣東俗語:「好做唔做」



廣東俗語:「好做唔做」

「好做唔做」是一句廣東常用語謂人魯莽行事,放著好事不做,偏把不好做的壞事做了。現成的例子是我們的聯邦工黨政府,在距離大選還有五個月光景的時候,不致力推銷對大選有利的民生政策,卻妄圖於本週內草草通過立法賦予政府權力,設立所謂公衆利益傳媒監察專員(The Public Interest Media Advocate),實行收緊言論自由。山人深以為聯邦政府這種緩急不分的舉措,便是廣東人所謂的「好做唔做」了。      
廣東話有許多日用俗話,似通不通,看似胡亂湊合,實質大都有其脈絡可尋。本文的廣東俗語「好做唔做」是一例。這在下面一段關於明太祖朱元璋和高后的對話中可見一斑。  
未談明太祖和高后的故事,山人好應先介紹一下明太祖的妻子孝慈高皇后,這位成功男士背後的女人的生平。 
據史書記載,孝慈高皇后姓馬,本是元朝反動頭子郭子興的契女,見朱元璋屢立軍功,便將契女許配給他作元配夫人馬氏雖出身平民,但為人仁慈有識見,對朱元璋稱帝前後的事業,均給予極大的助力朱元璋對這位夫人由始至終敬愛有嘉。 
稱帝後的明太祖對國用十分節儉,修建宮室不求奇巧華麗,只求堅固耐用。做了皇帝的他,確實執行了輕傜薄賦與民休息的懷柔政策。 雖然如此,他臣下卻異常猜忌,動輒殺戮官員。反而這位高皇后個性非常仁慈寬大,有時為了提點朱元璋不要擾民,不要濫殺,不惜出手斡旋勸諫,因而解救了多名大臣,由於她不怕犯顏,反而得到朱元璋的讚賞。 
史書對這位皇后的賢德稱讚不已。因高后能體察民間疾苦,而且以身作則,始終都能保持著一貫衣不著采,食不奢靡的樸素生活可不像今日的一些無恥貪官,語言偽術精湛洗練,明裡叫人愛國不怕犧牲,暗裡則斂財尸位素餐可惜高皇后並非高壽,死時才51歲,明太祖對她一往情心,為此十分悲慟,遂不復立皇后。 介紹過這位賢慧的高皇后後,山人可以開始說朱元璋和高后對話的故事了。
話說朱元璋在南京興建皇宮。新宮殿落成,明太祖和高后自然一同到新殿參觀。但見宮室雄偉,美侖美奐,一向慳家的朱元障,認為太浪費了,忍不住埋怨道:“胡做亂做,做出如許事業!”他的說話,若以廣東話來演譯,便可說成是“好做唔做,攪出咁多事! 
朱元璋話才出口,驀然看見殿樑上有一畫工正在工作,自知失言被他聽到了,打算叫他下來後,一刀了結他滅口算數。 高后一旁看在眼裡,所謂知夫莫若妻,那有不明白太祖的心意,為了不想丈夫濫殺,借故以手自摸其耳,示意該名畫工裝聾避禍。這位畫工亦是聰明人,一點便明,於是詐聾,裝作聽不到太祖的召喚。太祖那會輕易罷休,命人把畫工拖下來,發現此人耳聾才放過他。 事見明人筆記,張岱的《快園道古》云:『太祖與高后往視,見輪奐嵯峨,輒嘆曰:“胡做亂做,做出如許事業!” 仰視,見有畫工在上,自悔失言,呼下欲除之。高后示畫工以意,自摸其耳,畫工遂假作耳聾,屢呼不應。太祖使人摘下,問是耳聾,遂赦之。』
明太祖的“胡做亂做” 山人認為可看作是“胡做妄做”。“胡做妄做”即是粵語「好做唔做」的音轉。    
先說這個“胡”字“胡”的古音‘侯’《後漢書》請為諸君鼓嚨胡《息夫躬傳》師古曰:“咽喉嚨,即今人語胡嚨耳”;明末清初學者顧炎武的《日知錄》指出,‘胡’與‘何’同義例如“胡能有定”、“胡然而天”、“胡斯畏忌”之類。 如此觀之,‘侯、何、胡’之發音當甚接近也。“胡嚨”即是今日我們說的“喉嚨”。故“胡做”的語音近似「好做」。
‘亂’字則有‘妄’的意思。 妄《說文》亂也;又《集韻》武方切,音亡,無也。“亂做”即“妄做”。 “亂做”音意轉替之下,便成了“妄做”。“妄做”音近「唔做」焉。“胡做亂做”即“胡做妄做”
類似的音義變換的例子,如粵語云:“行船跑馬三分險”,宋人筆記《北夢瑣語》有云:『古人云“乘船走馬,去死一分”』。亦云:“騎馬坐船三分險”。 
若作如是觀之,明太祖口中說的“胡做亂做”在音義轉替之下,便成了我們今日廣東俗語的「好做唔做」了。

這個聯邦工黨政府看來有點神經過敏,感覺敏銳而處事輕忽。先前,聽歐洲人推銷什麼減排碳,顧不了有沒有效用,一窩蜂「盲搶碳」去了。現在眼見英國出了傳媒竊聽亂子,諮詢公眾也嫌來不及,又急急忙忙希望國會於十天內通過立法,攪什麼傳媒監察專員(The Public Interest Media Advocate)來。 
眾所周知,出版自由是監管政府的一種工具罷了。世上沒有不受賄的政客,也沒有永不腐敗的政府,惟監管可以防止之。PIMA是由政府選派出來監管傳媒的人物,明眼人便知PIMA只是政府的忠僕而已。 何必羡慕人家一言堂的好處。你看人家像唐三藏取經般出洋採購嬰兒奶粉的苦況,便知一言堂的「好」處了。  
奉勸Julia Gillard政府收拾心情,在餘下的日子裡,把精力專注於競選事業上。不必「好做唔做」,再攪什麼PIMA就好了。
23/03/2013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