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9月30日 星期六

廣東俗語:「倒吊都無滴墨水」



廣東俗語倒吊無滴墨水」
觀看香港政界人士的一些活動有時比看肥劇更富娛樂最近有二人就反港獨言論在集會上一唱一和:“”——“無赦”。事後有人見勢頭不妙又辯說是煞停的」,不是殺豬殺狗的」。 查字典《廣韻》俗《集韻》本亦作”。其實就是的俗字
謂人文化水平低廣東人就會如此說:“此人倒吊都無滴墨水」”。本俗語見於清人小說《奈何天.慮婚》我也曾讀過十幾年書,如今倒弔起來,沒有一點墨水 清代翟灝《通俗編》亦云按:俗有「丁倒轉來無墨水」語。』所謂丁倒轉來無墨水」,用我們廣東話來說即是吊都無滴墨水」是也所謂倒吊都無滴墨水」,其實是將人比作皮囊若內裡沒墨水就算將皮囊倒懸亦沒有半滴墨水滴出成語胸無點墨也是這個意思
然而何以肚有墨水文化水平扯上關? 要了解兩者之間的關係必須從飲墨水的故事說起。「飲墨水的故事見於南北朝的北齊《隋書.禮儀誌四》云『後齊正日,侍中宣詔慰勞州郡國使……正會日,侍中黃門宣詔勞諸郡上計。勞訖付紙,遣陳土宜。字有脫誤者,呼起席後立。書跡濫劣者,飲墨水一升。文理孟浪,無可取者,奪容刀及席。
北齊時已開始採用考試制度來選拔人才由於當時的考試規尚屬雛形,報名參加考試的試生良莠不齊,給皇帝御覧的試卷好壞相差甚遠因而觸發皇帝實一連串懲考試肥佬的規則:凡寫錯字或脫字留白者罰到座位後面企立字體奇劣者罰飲墨水一升文理不通語無倫次者罰撤其佩容刀和座席的資格。 題外話未知香港律政司司長袁國強對『容刀及席』的字又有何看法有無暴力成份?
『飲墨水一升山人認為一升即是一爵《廣陽雜記》云古人量酒,多以升石為言,不知所受幾何?或云米數,或云衡數,但善飲有至一石者,其非一石米及一百斤明矣。案朱昱雜記云:「淮以南酒皆計升,一,二升曰瓢,三升曰觶。」此言較近。蓋一,十爵為,百爵為石。以今人飲量較之,不甚相遠耳。 
然而一爵的容量又是多少山人小時候在家中所見當時長輩們用來飲酒的小酒杯容量約有30~40ml左右。 山人認為以此分量來衡古人的飲量比較合理。 又今人以為酒的容量單位韓詩外傳齊桓公置酒。今諸侯在夫曰:“後者飲一程。管仲後,當飲一經程。”又陶器有酒經,晉安郡人餉酒云、一經二經至五經。一斤其實是一經的音訛特寫下來給讀者作參考。 
飲墨水一升的刑罰,後來雖然被廢除了,但是飲墨水代表才學的概念,已根深地烙印在人們的腦海裡〈元人劉靜修詩老覺胸中無墨汁。” 宋蘇軾監考詩〈監視呈諸試官:“麻衣如再著,墨水真可飲。每聞科詔下,白汗如流瀋。”詩中大意是:“自從考中咗之後我就懶得溫書如果今日再叫我去考試嘅話我實被人罰飲墨水都得咯唔知點解每次聽見話要考試啫我就嚇到冷汗直流。”
從上面的文字不難理解墨水與讀書有著很密切的關係蓋讀書多寫字必多寫字多字體自然有法度了所以古人十分著重書法所謂字乃人之衣冠」,就是這個道理又古人認為醫者意也相信以形補形的醫學理論,墨是文房四寶之一於是考試肥佬被罰飲墨水是順理成章的結果了
時至今日,「墨水已普被人引用來形容人的才學多寡謙稱自己沒文化廣東人就會作如是說:“我倒吊都無滴墨水。” 

篇文字比較沉悶,附上兩則有味道的故事與讀者分享作結尾
《伊索寓言.人與森林之神》很久以前人與森林之神是好朋友。冬天到了,嚴寒的天氣冷得人不斷將手放近嘴前呵氣。森林之神問人為什麼要往自己的手吹氣人答道:“寒冷的天氣使我的手快凍了,吹氣可使手暖和些。”後來他們一起吃飯席上人又將食物放近口前不住猛神覺得很奇怪問人為什麼要吹氣? 人解因為食物太熱了用口可將食物吹凍。神聽後大為不滿:“朋友,你的嘴巴太善變了,竟可以一忽兒吹熱氣一忽兒又吹冷氣的,我不能夠再和你做朋友。”
山人云香港律政司司長袁國強早時向上訴庭提出要加「雙學三子的刑,理由是公民廣場的「奪字有暴力的意味。但對近日有人在集會上說「殺無赦」,袁國強卻又說:“不評論個別事件。”又說:不能單憑一兩個字眼下結論。” 難怪神不能和做朋友。
古人飲酒愛行酒令作遊戲說不好的人要罰飲。《笑府》裡有一個關於三個人行酒令的故事酒令規定每人要說一些似強盜,又不是強盜的說話。 甲說:“斂錢為首,開天窗。”說:三櫓飛船載歹人。”丙說:“四人轎兒喝道來。甲乙二人嘩然不服道:“如此大模大樣,怎似個强盜?甲答道:“你看如今抬在轎上的,那個不勝似強盜?” 
山人云坐轎已不合時宜了。不如我也湊湊熱鬧試補上一個現成的:“糾眾吶喊殺無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