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1日 星期三

廣東俗語:「風吹鴨蛋殼,財散人安樂」



廣東俗語:「風吹鴨蛋殼,財散人安樂」

在澳洲吃尋常的家鄉菜亦不容易原想吃蒸三蛋,排除浸漬的皮蛋後,退而求其次,還有鹹蛋和雞蛋可用,改吃蒸二蛋吧誰知買回來的鹹蛋也有怪腥味,二蛋也弄不成結果財散人安樂,得乖乖吃回乏味的蒸水蛋。 
「風吹鴨蛋殼,財散人安樂」有徒勞無功,破財了事的意思。 「風吹鴨蛋殼,財散人安樂」《國語辭典》有這樣的註釋:『用來安慰人遭意外的損失時,不要太難過。』   
「風吹鴨蛋殼,財散人安樂」是一個流傳很廣的俗語。《中華諺語志》還羅列了好幾個不同地方的版本,如「風吹雞蛋殼,財去人安樂」、「風吹鹽蛋殼,財去人安樂」、「風吹鴨蛋殼,退財人安樂」及「風吹鴨蛋殼,財多身弱」。總而言之,各種流傳的版本儘管略有出入,大體上都是圍繞著「風吹鴨蛋殼」與「失財」而論
何以「風吹鴨蛋殼」與「財散人安樂」扯上關係呢? 按照「財散人安樂」的語音及文法結構來看,山人懷疑「財散人安樂」不過是後人傳訛之變的產物而已,這從《中華諺語志》內的眾多變異的版本可看出端倪。《中華諺語志》內的《湯強‧寧波鄉諺淺解》與山人以下的說法頗吻合,更是明證。
山人認為「風吹鴨蛋殼,財散人安樂」與另一個俗語「打破砂盆問到底」,均屬典型的同音假借古體俗語。「打破砂盆問到底」的詳細解釋可在網上搜尋得到,不再累贅了。
「風吹鴨蛋殼,財散人安樂」的「鴨蛋」當是指鹹鴨蛋而言。從前的畜牧事業不發達,肉類和蛋類並不便宜。又因雞蛋味美,最宜鮮吃,故價錢較鴨蛋昂貴(今日的澳洲則例外,鴨蛋反比雞蛋貴)。鴨蛋味道帶腥,價廉銷路低,故常被用來作醃製鹹蛋的材料。 
吃鹹鴨蛋的方法主要有兩種:
第一種是將蒸熟的鹹蛋一剖為二;第二種是在熟鹹蛋有氣室的一端洞開一孔,以筷子將蛋殼內的黃與蛋白搗碎,拌勻後以筷子續點扒出來吃。此食法的優點是蛋白的鹹味與蛋黃的油膩得到配合,最得中。 其實以皮蛋、鹹蛋和雞蛋攪勻清蒸是一度既簡單又滋味的菜色,可惜山人對新法醃製皮蛋十分抗拒,不彈此調久矣,這是題外話了。 
山人認為「風吹鴨蛋殼,財散人安樂」是指第二種鹹蛋的吃法而言。 蓋從前的農人在野外吃飯,鹹蛋送飯最簡便不過。 「風吹鴨蛋殼,財散人安樂」是形容被遺棄在地上的空殼,任風吹得四處滾動,直至破碎了才靜止的情景。 
「財散人安樂」不過是傳意不傳音衍生得來的產物。「財散人安樂」本是「破了才安樂」。「破了才安樂」的同音假借字就是「破了財安樂」。「破了財」恰好解釋了何以有「財散人安樂」的意思。
若作如是觀之,「風吹鴨蛋殼,財散人安樂」的本來面目應是「風吹鴨蛋殼,破了才安樂」。 

拍馬屁二則:
*有一位仁兄陪老細應酬其上司,席間老細慨嘆自己只有一個兒子,子息薄弱引以為憂。這位仁兄見機不可失,討好道“子好不須多!”豈料其老細上司聽了大不為然,因問道“我多子,你又有何話說?”此人托功果然了得,即時接口道“子好不煩多!”易一字而兩相宜,左右逢源,得其所哉。《寄園寄所寄》 
*有一次慈禧生日,光緒皇要送禮,因知道內務府郎中慶寬甚得慈禧太后歡心,便叫他代為物色合太后心意的禮物。慶寬是個不知進退的小人,為了討好慈禧,於是精心打了四隻金鐲式樣供慈禧揀擇,誰知慈禧獅子大開口,四隻通通要。結果耗盡了光緖辛辛苦苦累積下來的四萬元私己錢。難怪光緒心痛得大叫道“豈不是要抄我家了!”由是光緒對慶寬懷恨在心,後來借故以下馬石不是郎中家門所應有之物,下令治以違制之罪──革職抄家。《春明夢錄》
拍馬屁也有高下之分,慶寬機關算盡,應了個「風吹鴨蛋殼,破了財安樂」,因貪得貧收場
26/07/2014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