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俗語:「反肚」
北京終於忍不住用《國安法》將香港萍果日報弄到停刊了。然後那位駡人「忠誠廢物」的北京學者即撰文說「蘋果的終點 港式言論自由新起點」。 說得好扭捏,我猜他是想對人說這句話:“言論自由已經死了,從現在開始是港式言論自由!”
廣東人對死有一個很奇怪的稱謂,尤其是形容魚死,必說「反肚」。例如甲對乙訴苦說:“尋晚氣溫極低,我個金魚缸嘅暖水器咁啱又壞咗,結果凍到成缸金魚全部「反肚」。” 「反肚」二字淺白易明,即是肚皮向天的意思。廣東人形容死魚爲「反肚」,大抵是因爲魚死後浮上水面上時,條條都是肚皮向天之故。 其實除了死魚,河馬死後,也是四腳朝天浮上水面的。
「反肚」亦有來歷,可見於東漢人王充的《論衡.狀留》的一段文字中。由於是古文的關係,山人認爲有必要用白話文,將這段文字的大意說出來給讀者作參考:
但凡是有血氣的生物,它們行路時總是背脊向天,肚皮向地的。等到他們快要病死時,全身乏力倒下,便變成了背脊在下,肚皮在上了。 何以會有如此相反的形態出現呢?這是因爲背部的肉厚重,而肚皮的肉輕薄之故。 動物的背部和腹部的關係,恰似我們社會上的賢才和庸吏的關係。 若統治者英明,處事大公無私,賞罰嚴明,人民自然信服,這便是一個健康社會。一個健康社會必然是庸吏聽有才幹的人發號施令。換句話說,即是有管治才能的人在上位,庸吏在下位。 反過來說,若社會衰敗,統治者昏庸,處事專橫暴戾,賞罰不公,人民自然不服。這時候的社會必然是庸吏在上發號施令,而有才幹的人屈居下位,這情況恰似動物將死時,肚腹在上而背脊在下了。 背脊象徵天,肚腹象徵地,動物在生時的背部和腹部的位置,正好符合天地的位置;反觀動物病死時,上下失去了應有的秩序,所以便變成肚腹在上而背脊在下了。 非單止是肚腹,一切生物死亡後,他們的腳部都是在上位的,其情況恰似有管治才能的賢人不被賞識,而且還被當權者打壓和遺棄,反而一些本應處於下位的無能之輩,卻高居上位頤指氣使。試問一個以庸愚領導賢才的管治系統,怎能不令社會陷入危亂的境地呢?!
《論衡.狀留》原文:『且夫含血氣之生也,行則背在上而腹在下;其病若死,則背在下而腹在上,何則?背肉厚而重,腹肉薄而輕也。賢儒、俗吏並在當世,有似於此。將明道行,則俗吏載賢儒,賢儒乘俗吏;將闇道廢,則俗吏乘賢儒。賢儒處下位,猶物遇害,腹在上而背在下也。且背法天而腹法地,生行得其正,故腹背得其位。病死失其宜,故腹反而在背上。非唯腹也,凡物仆僵者,足又在上;賢儒不遇,仆廢於世,踝足之吏皆在其上。』
話題轉回本篇俗語,原文之『猶物遇害,腹在上而背在下也』,用今日我們廣東人的語言來說,顯然就是「反肚」了。
茲送上兩則故事給讀者分享:
⊙舞馬 舞馬類似今日的馬操表演,是一種象徵文明和進步的娛樂表演。馬操在唐朝時則稱之爲舞馬。唐玄宗設有舞馬隊,專門用來在喜慶場合出來表演助慶,安祿山因曾見識過,所以亦愛上了舞馬。安史之亂時,唐玄宗要逃難,舞馬散落在民間,安祿山因此羅致了幾匹在范陽自娛。安祿山失敗後,這幾匹舞馬輾轉落在田承嗣手上,田承嗣是老粗,不知世間有舞馬這回事,便將它們當作一般的戰馬使用。忽然有一日,軍中有慶典,音樂大作,舞馬隨著樂聲起舞,養馬人小見多怪,認爲是妖怪,便用鞭子來打它。舞馬卻誤會是因不合節拍而被打,於是更加努力表演。養馬人見不能將馬控制,急忙去報告給田承嗣知道,田承嗣竟下令將舞馬活活打死。 雖然當時亦有人知道它們是舞馬,但礙於田承嗣狼戾,所以始終不敢說出來而已。 《古今譚概.謬誤五.馬冤》原文:『舞馬已散在人間,祿山嘗睹其舞而心愛之,自是因以數匹賣于范陽。其後轉為田承嗣所得,不之知也,雜戰馬中,置之外棧。忽一日,軍中享士,樂作,馬舞不能已。廝養皆謂其為妖,操箠擊之。馬謂其舞不中節,愈加抑揚頓挫。廄吏遽以馬怪白之,箠至死。時人亦有知其舞馬者,以暴故,終不敢言。』
山人云:今日也有一個極狼𢨾的田承嗣,爲了除去他心中的妖,竟將一匹上好的舞馬活活打死。
⊙突變徵候 澳洲近日受到武肺變種Delta 病毒株的侵襲,七個省分中的四個被迫封城。我的兒子因此打趣說:“觀察所得,看來凡是中了新冠病毒的人,他們都會忽然變得活躍起來,都會忍不住出外四處留連,務求達到將病毒傳播開去爲止。”
山人云:觀察所得,看來凡是做了中共最高領導人,他們也會有類似的突變徵候。他們亦忽然變得極爲聰明起來,無論他說什麼都是對的,做什麼都是對的,連發夢也是對的,全國人民都要跟他學習。
作者已經移除這則留言。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