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5日 星期三

廣東俗語:「食龍肉都無味」



廣東俗語:「食龍肉都無味」

YOUTUBE上聽舊歌,黃清元的《苦酒滿杯》歌詞:“人說酒能消人愁,為什麼飲盡美酒還是不解愁?……”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入世稍深,便知人到愁深處,百般滋味早佔據了心頭,那有餘情理他酒美不美,饌妙不妙。

形容人寢食不安,被事情所憂煎,廣東人曰「食龍肉都無味」。例如有人因官司牽縈不能釋懷,就會作如此說:“唉!我單官司一日未了結,我一日「食龍肉都無味」。”

俗語許多都是有來歷的,「食龍肉都無味」亦不例外。 「食龍肉」見於《晉書.列傳第六》一段關於陸機請張華吃鮓的故事。陸機和張華都是西晉時的名臣,陸機有一次請張華食魚鮓(「鮓」是一種經過鹽醃工序而製成的魚肉),當時出席作陪客的嘉賓很多,魚鮓端出來後,張華揭開盛器一看,即時便說道:“這是龍肉!”

龍是傳說中的神物,在場的人起初都當他開玩笑說了算。誰知張華認真地說:“如若不信,可用苦酒淋在魚肉上一試,便知它不是普通的魚肉。” 隨即將苦酒淋下,魚肉果然呈現出五彩斑斕的花紋。(《博物志》云:『龍肉以漬之,則文章生』醯原作醢。醯:醋。苦酒,即是醋) 陸機事後從製魚鮓的主人口中知道,白魚是在園內茅草叢下的積水中找到的,魚的質狀雖然有點奇特,但製成鮓後的魚肉十分美味,不敢自珍,所以把它送給陸機享用。 原文:『陸機嘗餉華鮓,于時賓客滿座,華發器,便曰:“此龍肉也。”眾未之信,華曰:“試以苦酒濯之,必有異。”既而五色光起。機還問鮓主,果云:“園中茅積下得一白魚,質狀殊常,以作鮓,過美,故以相獻。”』食龍肉的故事說完了。白魚是不是龍,除了張華之外沒有人知道,但想當然龍肉是美味的。

比陸機更早的「食龍肉」故事,就山人所知,還有《左傳》內的一段對話。《左傳》據說是由春秋末年,魯國人左丘明為《春秋》作注解而寫的一部史書。「食龍肉」故事的大意是說:

魯昭公二十九年秋天,有人在晉國絳城附近發現了龍的蹤跡。晉國大夫魏獻子為此走去問蔡墨,龍從來沒被人活捉過一次,龍是不是比我們人類較聰明呢?

蔡墨認為龍其實並不聰明,我們沒有活捉過它,只因我們並不了解龍的習性和喜好而已。蔡墨接著又說,古代是有人專責養龍的,「豢龍氏」和「御龍氏」就是他們的名銜,據說這兩個名銜是由古代一位名叫董父的人得來的。董父是飂國國君叔安的後人,因為他十分鍾愛龍,很了解龍的習性和喜好,因而漸漸發展出一套養龍的專門學問,由他經手繁殖的龍很多,舜帝於是任用他為養龍官,賜他姓「董」,賜氏「豢龍」,並把鬷川的地方封給他由此可知舜時已有人開始養龍了,鬷夷氏就是董父的後人。(山人按:古代的「姓」和「氏」是具有不同的意義。姓」是家族的稱號,「氏」則可隨著封邑或官職的變更而改變因此同一個「姓」的後代,他們各自可擁有不同的「氏」。時至今日,我們的「姓」和「氏」已混而為一,不能區分了。

到了夏朝時代,因為夏后孔甲對上帝十分順服,上帝於是賜給他乘龍,並且將黃河與漢水雌雄各二條龍送給他。夏后孔甲不懂養龍,也找不到豢龍氏,知道在已衰落的陶唐氏內有一位名叫劉累的人,他曾跟豢龍氏學過養龍,於是命他養龍,賜氏「禦龍」,並由他取代了豕韋部族的位置

但是劉累的養龍術並不很高明,其中一條雌龍不久便死去了。為了掩飾自己的失職,和不想別人發現龍屍,於是將死龍製成肉醬獻給夏后。誰知夏后吃了還想再吃,劉累大驚,只好跑到魯國裡去避禍,范氏就是他的後人。 原文:《春秋左傳.昭公二十九年》:『秋,龍見于絳郊魏獻子問於蔡墨曰:“吾聞之,蟲莫知於龍以其不生得也,謂之知信乎?”……龍一雌死,潛醢以食夏后夏后饗之,既而使求之,懼而遷于魯縣,范氏其後也。”

「龍肉」好食嗎? 陸機的食「鮓」──『園中茅積下得一白魚,質狀殊常,以作鮓,過美,故以相獻』;夏后乙甲的「龍醢」──『……龍一雌死,潛醢以食夏后夏后饗之,既而使求之,懼而遷于魯縣,范氏其後也』在在說明「龍肉」是滋味非常美妙,凡食過的人都會回味無窮,食完又想再食,食完又想再食

「龍肉」代表非常美味可口,美味可口代表胃口大開。 廣東俗語「食龍肉都無味」的意思是說,人如果有剪不斷理還亂的煩惱,縱使面前擺著天下間最美味的龍肉,也沒有心情去吃,明矣。



憂能傷人,不妨放下心情一笑:

明人筆記《五雜俎》:『大歷中時,荊州馮希樂者,善佞,嘗謁長林令,留宴,語令云:“仁風所感,猛獸出境。昨入縣界,見虎狼相尾而去。”(他拍屁讚縣令的德政令到猛獸也不能作惡,小人昨日踏入縣境時,看見虎狼一隻跟一隻離開本縣)有頃,村吏來報:『昨夜有虎食人。』令戲語之,馮遽曰:“此必掠食便過。”(這老虎一定是外鄉路過的)』
山人古為今用,依樣畫葫蘆,再作一個。 有縣官上京向領導述職,獲邀共進晚餐,席間乘機向領導大拍馬屁道:“仁風所感,天下民心歸向。連小人的轄區亦深受薰陶,人人愛黨愛國。”話猶未了,有消息入報說,此人的轄區內出現了大型示威。 領導問他有何話說?其人遽道:“此必外國勢力煽動所致。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