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1日 星期三

廣東俗語:「打一餐」



廣東俗語:「打一餐」

那天在商場內看見一年約三兩歲的小孩,不知何故,忽地躺在地上嚎啕大哭,看他母親一面無奈的狼狽樣,煞是可憐山人心想,要是這小魔怪早生半世紀以前,不馬上被人就地正法──「打一餐」才怪。廣東人俗語的「餐」,除有吃的意思之外,另有含意。謂揍人一頓,曰「打人一餐」。
廣東俗語「打一餐」為什麼有打人一頓的意思? 山人暫且賣個關子,先說一個「被人打人一餐」也有大道理的故事。
話說有一天,曾子在園裡幫父親翻土種瓜,一不小心,錯把瓜籐的根部弄斷了。根斷了,意味著沒收成,正所謂“食唔做嘢,好嘢打爛嘢”,曾父一怒之下,隨手掄起大木棒朝曾子的頭上就一記。曾子是個孝子,知道自己錯了,讓父親打罵也是理所當然的事,結果這一棒結結實實地打在曾子頭上,打得曾子眼前發黑,登時暈倒地上。等到曾子慢慢從地上爬起來時,也不敢跑掉,還要陪笑面,戰戰競競地上前向父親唱歌陪笑奏樂去,怕父親因此而氣壞了身子也。 
曾子的孝行很快便傳到孔子的耳朵裡。孔子是曾子的老師,當了解事情的本末後十分不高興,下令門人不准曾子來見他。曾子知道後,很不服氣,正所謂“有錯要認,受打要企定”,沒有不對的地方啊!兼且更可讓父親宣泄怒氣,有益老人家健康,何錯之有? 左思右想,實在想不出所以然來,只好求孔子指點。   
君子如響,孔子自然樂於指點學生的不是。 孔子即時舉出舜帝侍奉父親瞽叟的例子來說明什麼才是孝道。瞽叟有事要找舜辦理時,舜逢召喚必到;瞽叟每次想殺害舜時,舜總會遠遠地躲開,從不讓瞽叟達到目的。 孔子認為凡事要衡量得失輕重,衡量長輩施於後輩身上的體罰亦不例外。無傷大雅的體罰則可以接受;能致人於死傷的體罰則必須逃之夭夭,這是避免陷父母於盛怒殺人的災禍中,這才是真正的孝道。現在曾子的所謂‘孝行’是陷其父親於盛怒中殺人的危機中,不但不孝,而且不義。 
孔子的「被人打一餐」道理,亦可發人深思,千萬不要與失去理智的人爭吵,大無益也。 故事見於《說苑‧劉向》:『曾子芸瓜而誤斬其根,曾皙怒,援大杖擊之,曾子仆地……』 
言歸正傳,現在說廣東俗語「打一餐」的「餐」,「餐」實來自宋朝的鄙俗語。可見於故事如下:
宋朝有位名叫李獻臣的官員,他好復古,愛以古代的官方語言‘雅言’與人交談(江山代有人才出,今日也有一些好以宋音作為‘粵語正音’之人)。他在鄭州任知州的時候,就曾鬧出一個語言笑話來。
那次適逢任職陝州漕運使的孫次公任滿,要回京述職,起行前派一屬官先行打點,湊巧這名屬官是李獻臣的舊部屬,此人趁路過鄭州之便去探望他,故人到訪,李獻臣十分高興,有意留他吃飯,遂問他:“來未?”(山人以意推之,大抵此人誤會李獻臣是問他的老細孫次公“他來未?”) 其人便答道:“我離開長安時,都運已收拾好行裝了。” 李獻臣見他牛頭不答馬嘴,更正說:“我不是問你老細。我是問你‘來未’?” 此人聽不懂李獻臣的雅言,以為李獻臣說的是俚語,把問他吃過餐飯未的“了未?”,誤作是問他可曾吃過一餐刑杖未的“了未?” 於是一面忸怩地答道:“不敢隱瞞,我在三司當軍將時就曾吃過了十三杖。” 李獻臣至此,知道他完全誤會了自己意思,掩住口忍著笑對他明說:“你誤會了我的意思了。我是問你吃過飯未?想請你吃餐飯吧了。” 
這位屬官實話實說的態度,老實得可愛,難怪李獻臣喜歡他。可不是嗎?環顧現今社會,什麼東西都會是假,最近香港亦發現有出售牛肉丸沒牛肉的奸商,老實人已是極稀有品種了。 
故事原文:《堯山堂外紀‧明‧四十五 宋》『李獻臣好為雅言,知鄭州時(主管),孫次公為陝漕,罷,赴闕,先遣一使臣入京。所遣乃獻臣故吏,到鄭庭參(到鄭州拜見李氏),獻臣甚喜,欲令左右延飯,乃問之曰:“餐來未?”使臣誤意餐”者謂次公也,遽對曰:“離長安日,都運已治裝。”獻臣曰:“不問孫待制。官人餐來未?”其人慚沮,言曰:“不敢仰昧。為三司軍將日,曾吃卻十三。” 蓋鄙語謂遭杖為餐。獻臣掩口曰:“官人誤也。問曾與未曾餐飯。欲奉留一食耳。』
讀上文中關於「餐」的語言笑話,廣東人不必仔細思量,一讀即明白。這個宋朝的俚語「餐」字,廣東人更推而廣之,泛指‘一頓’的意思。 被人罵了一頓,可說成是“被人罵了一餐”;聽那些半紅不黑政客的是非顛倒歪理,被悶倒,亦可說成是“被呢班人悶一餐”。總而言之,這個「餐」字,意到口出,隨時亂說「一餐」都得。 
01/06/2013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