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俗語:「馬騮仔」
前文談過了「做馬騮戲」,山人今回再說另一個與馬騮有關的俗語「馬騮仔」。大抵小孩子天性頑皮好動,整天左奔右突,精力充沛類猴子,故廣東人呼小孩子為「馬騮仔」吧!「馬騮仔」一詞,看似俚俗尋常,山人以為是從宋朝的一個教育故事而來的。
未說「馬騮仔」的出處,山人想談談教養孩子的觀念。不知何故,不少華人家長都認同“虎媽”的教育方法,大有非此不足以使子女成材。 其實今日西方人極力提倡之理性教育觀念,中國古代已有之,而且相當成功,只是不大被人推崇重視而已。茲略為介紹古人之理性教子哲學:
‧古人並不都是認同體罰:宋人筆記《北窗炙》有一段討論教子的文字。宋人陳齊之見其友人茂實以體罰來教子,甚不以為然。他認為教兒應從童稚開始曉以道理,潛移默化讓其養成有明辨是非知廉恥之心,日後便識君子道路矣。鞭撻孩子是不得已之舉,偶一為之方能達到使其產生恐懼與羞慚之情。若只圖發洩一己之怒氣而不喻之以道理,受罰者固然無知,亦習以為常,羞愧之心蕩然,則頑然無成了。 見原文:『陳齊之謁茂實,茂實方撻其子。齊之曰:“公撻令嗣何為?”茂實曰:“小兒輩須與撻之。”齊之曰:“以某觀之,正不當撻,撻之所以敗之也,………餘之教子者都不喻以道理,但棰撻之。彼胸中固無知,又日被吾棰撻者已熟,遂頑然無恥矣。若是,則教之非所以敗之歟?”齊之此言,可為教子之法。』
‧溺愛妨礙子女心智發展。千方百計讓子弟進入名校,亦不能保證子弟日後成材:《宋稗類鈔》記載,宋哲宗時,有一位當吏部侍郎的人,名叫董敦逸,他為了培育子女成材,特地從太學(國立最高學府)處請了一位同鄉來教導,誰知孩子無心向學,這位董侍郎便以責備的口吻向兒子訓斥,說自己少時代是如何的苦讀,如何的努力,所以才能達致今日的成就云云。(山人按:董侍郎教訓人的範文典句好耳熟能詳啊!)董侍郎自以為擲地有聲的一番說話,不料卻被其同鄉認為不合時宜。他說董侍郎的父親是董十郎,董十郎是個家無恆產的窮光蛋,而董敦逸的兒子的父親則是位高權重的吏部侍郎,二人的父親的家庭背景懸殊,試問如何能說服兒子向上呢? 原文見:《宋稗類鈔》『董敦逸,吉水永豐村落人。哲宗時為吏部侍郎,招鄉人之寓太學……其鄉人答曰:「公言過矣。侍郎乃董十郎兒,賢郎乃董侍郎兒。」蓋董起白屋,父行第十。』
‧養而不教,父母之過。家庭教育直接影響孩子的品德:宋朝宣和年間,有賊人被處死,臨刑前,他希望母親能給他重溫兒時哺乳的滋味,則死而無憾。大賊的母親自然答應他的要求,大賊就在吮乳的時候,一把咬掉母親的乳頭使她失血而死。因向監刑官解釋道,他有今日的下場,乃拜他母親自小鼓勵他偷東西所賜,故恨而殺之。 《宋稗類鈔》原文:『宣和間,芒山有盜臨刑,母來與之訣,盜對母云:「願如小兒時一吮母乳,死且無憾。」母與之乳,盜齧斷乳頭,流血滿地,母死。盜因告刑者曰:「吾少也,盜一菜一薪,吾母見而喜之,以至不檢,遂有今日,故恨殺之。」此不可為訓,存之以見義方之教當於嬰孩也。』
說到教子的典範,不能不說東晉大政治家謝安。歷史上有名的淝水之戰,以小勝多,就是由他幕後策劃,一衆子侄謝石、謝玄、謝琰及桓伊等人負責執行作戰工作,結果東晉竟以區區八萬精兵,一舉而擊潰當時來自北方的前秦八十多萬大軍,力保東晉偏安局面。成語「草木皆兵」和「風聲鶴淚」就是由這次戰役而來的。《世說新語》對謝安教導後輩的方法有這樣的描述:
‧『謝遏年少時,好著紫羅香囊,垂覆手。太傅患之,而不欲傷其意,乃譎與賭,得既燒之。』謝安的侄兒謝玄少年時,很有紈絝子弟氣。身為叔父的謝安心裡雖然不喜歡,但又不想直斥其非,為了避免傷害謝玄的自尊心,於是設計與他對賭,將自他身上贏回來的物件隨到手隨即焚燬。謝安除了不動聲色替謝玄戒除惡習,並間接讓他明白賭博只是達到目的之手段,並非僥倖之道。
‧『謝公夫人敎兒,問太傅“那得初不見君敎兒?”答曰“我常自敎兒。”』 謝安的妻子很關注子女的教育。因從未見謝安坐下來敎導他們,忍不住質問他為什麼不教兒?謝安則說,他經常在教導兒輩的。寓教育於日常生活中,謝安的不著痕跡高超教育方法,較諸今日西方社會的教育標準,實不遑多讓。
介紹過古人的上乘教子方法。是時候把話題轉回俗語「馬騮仔」的出處。 據明人蔣一葵筆記《堯山堂外紀》云:秦檜未顯達時,為了討生活,被迫屈就在鄉間當塾師教小孩子讀書。這位只望當大官發大財的南宋一代奸相,怎會甘心服侍一群像猴子般頑皮的小孩子的道理,不平則鳴,遂有詩句云:“若得水田三百畝,這番不做猢猻王”。言為心聲,此人滿腦子都是錢,不但以做‘猢猻王’為恥,更埋怨祖宗沒留給他三百畝水田過活。 見《堯山堂外紀》原文:『秦檜微時,為童子師,仰束修自給,嘗慨歎,有“若得水田三百畝,這番不做猢猻王”。後以申王致仕。申屬猴,牟隆山以為詩讖。(近世嘲學究云:“我若有道路,不做猢猻王。”本此。)』
後來秦檜詩的‘猢猻王’,便成了塾師的綽號。管教小孩子的人是‘猢猻王’,‘小猢猻’自然是小孩子。廣東人習慣稱‘猢猻’為‘馬騮’,‘小猢猻’即是「馬騮仔」了。
也想談談教兒女學習中文的經驗。由於兒女都是以英語教育啓蒙,先入為主的關係,故難以理解方塊字的概念,學習時困難重重。記得他們初學中文時,寫字如繪圖,有從右之左,有自下而上,筆走縱橫,曲折迴轉如劃鬼腳,漫無章法,可謂無所適從。
後來見他們愛玩電腦遊戲,我改從電腦入手,教他們學習倉頡中文輸入法打中文字。學習倉頡輸入法的目的是讓學者了解中文字的結構,從而明白中文字是由不同的部首(基本中文字母)砌合而成的(山人認為寫中文字如砌積木或拼圖之類)。 先學拆字,然後以電腦替代手寫字,寓學習於遊戲中,適時指導,由淺漸深,假以時日,一旦小孩子掌握文字的結構和含義,不知不覺間,便知中文字門路了。所謂部首(基本字母)即是“日、月、釒、木、水、火、虍、旡、戈、龠、癶、勹、辶、爿、臼、礻、衤、鬯、髟………”等等。我的兒女就是如此這般學習中文的。
昨天晚上閒談,女兒問要五六歲的小孩子每星期學習五十個生字,如何?兒子聽了笑著說,那末一年下來便可識千字文了(人云亦云,我知他未看過千字文)。忽然想起還有一個廣東俗語「玩死馬騮」。
29/07/2013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