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俗語:「牛頭不答馬嘴」
美國總統侵侵以選舉有嚴重的舞弊成分爲理由,堅持要奮戰到底。但有人則勸他放棄,認爲大可於2024年再捲土重來過。 那些人看到的,是個人的得失;侵侵看到的,是美國法制一旦遭受破壞,未來總統選舉的公平和公正性,將從此一去不復返。高度不同,視野和價值觀就截然不同。
「牛頭不答馬嘴」有答非所問的意思。廣東人口中的「你有你講,我有我講」就是這個意思。 例如甲乙二人對話,甲正納悶爲什麼總聽不明白乙在說什麼?最後發覺對方說的話題,並不是自己要談的話題,這時就會說一句:“牛頭不答馬嘴!”
廣東俗語「牛頭不答馬嘴」究竟是怎樣來的?它的字面意思又是什麼呢? 要解答這兩個問題,山人要從東漢人,王充的《論衡.奇怪》的一段文字說起。文中的大意是這樣的:
有人說堯帝和漢高祖是龍的兒子。按照兒子酷肖父親的說法,龍有騰雲駕霧,高高在上的本領,所以堯帝和漢高祖也有龍一樣,高高在眾人之上的本事。又認爲,天下萬物都是從泥土生出來的,但他們卻各有自己獨特的長相,而沒有絲毫帶有泥土的樣子,這是因爲土像母親一樣,母親孕育子女,土培育萬物。 堯帝和高祖的母親因爲得到龍的授精,其情況有如土接受萬物的播種一樣,不同物種便生出不同的生物來。所以兩位帝皇的母親也就生出兩位龍兒子來。
本書作者王充否定上述「父母」的說法,他認爲凡是有血性的動物都有公、乸之分,只有同一物種的公乸相見,才會有情慾的衝動,才會有交合的行爲發生。 若馬公看見牛乸,雀鳥看見雞公或雞乸,因爲他們不是屬於同一種動物的關係,所以它們是不會交合的。 同一道理,龍和人是兩種不同的動物,試問龍怎會對人產生交合的慾念呢?
原文《論衡.東漢.王充.奇怪》:『堯、高祖審龍之子,子性類父,龍能乘雲,堯與高祖亦宜能焉。萬物生於土,各似本種。不類土者,生不出於土,土徒養育之也。母之懷子,猶土之育物也。堯、高祖之母受龍之施,猶土受物之播也,物生自類本種,夫二帝宜似龍也。且夫含血之類,相與為牝牡,牝牡之會,皆見同類之物,精感欲動,乃能授施。若夫牡馬見雌牛,雀見雄、牝雞,不相與合者,異類故也。今龍與人異類,何能感於人而施氣?』
說過上文大意後,話題轉回本篇俗語。值得注意的就是這句:『若夫牡馬見雌牛……,不相與合者』。將這句話說得直接點,就是“馬公不會和牛乸交合的。”
我們廣東人只不過是將『牡馬見雌牛,不目與合』反過來,說成是「牡牛見雌馬,不目與合」,「牡牛見雌馬,不相與合」用廣東話來表達,就是“牛公唔會同馬乸交合”。
所謂「牛頭」,即是「牛㸸」,亦即是牛公(㸸,音‘嘔、口、吼’,《說文》:『特牛,牛父也。』牛父即是公牛)。 所謂「馬嘴」,即是「馬牸」,亦即是馬乸(牸,音字,《廣韻》牝牛。又雌馬亦曰牸。《廣雅》牸,雌也。)。所謂「不答」,即是「不合」(合,《廣韻》答也。)。
廣東俗語「牛頭不答馬嘴」,說穿了,其實是「牛㸸不答馬牸」的諧音,亦即是說:“牛公唔會同馬乸交合”。廣東人只不過是借牛公不和馬乸交合的情況,來形容找錯對象,弄錯題目,導致你有你講,我有我講狀況。
茲送上兩則諧音笑話給讀者分享:
⊙問你有幾歲? 明朝有一位名叫王完虛,官至中丞的人,他最初被派往鄒平縣做縣令。有一次和隣縣章邱縣的縣令見面,閒談間,章邱縣令問王完虛的年紀,原來二人都是乙亥年出生的。王完虛笑道:“我是鄒平縣「一害」,兄台是章邱縣「一害」。”原文《笑笑錄.卷五》:『明王完虛中丞,初仕鄒平令,與章邱接境。偶見章邱令,問公年,答云乙亥。回問之,亦云乙亥。公笑曰:“某是鄒平一害,兄便是章邱一害。”』
山人云:難得初入官場,便知道自己是人民的「一害」。 今日有一位能托二百斤麥不識轉膊的大官,此人一手害到全世界人日日要戴口罩度日,未知他知不知道自己有幾「歲」?
⊙八字看容貌 從前的婦女難得出來見人,看人家新娘子更難,許多時候都是趁飲喜酒的機會才得一見。有人問一位剛飲完喜酒回來的人,新娘的樣貌如何? 這人答道:“容貌稍後再說,先說她的生辰八字:「辛酉、戊辰、乙已、癸丑」。” 原文《笑笑錄.卷五》:『有賀新婚回者,人問新人容貌如何?曰:“未言其貌,先言其命:辛酉、戊辰、乙已、癸丑也。”蓋皆取諧聲爲戲。』
山人:「辛酉、戊辰、乙已、癸丑」的諧音,即是「鮮有貌寢,一如鬼醜」(難得有貌醜如鬼的新娘)。
⊙唔知下面有屎忌呢,定無屎忌呢? 唐宋以來,做和尚必須通過國家考試,然後由官方發給度牒,才可正式出家。 潭州有一年舉行出家考試,試官出試題,經頭一句:“三千大千……”。一名福建籍的考生被考起,接不上,背不出,用濃重福建口音的國語問考官:“上覆試官,不知下頭有世界耶?沒世界耶?”登時惹來哄堂大笑。 原文《湘山野錄.北宋.僧文瑩.卷中》:『一歲,潭州試僧童經,一試官舉經頭一句曰:“三千大千時穀山”,一閩童接誦輟不通,因操南音上請曰:“上覆試官,不知下頭有世界耶,沒世界耶?”群官大笑。』
山人云:恭祝讀者們於二零二一年好世界。